今天是:
站内搜索:
富硒食品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政协经科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521    更新时间:2014/1/16

 

富硒食品开发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我县富硒食品开发利用情况,县政协成立富硒食品开发利用情况专题调研组,从十月份开始,先后深入到县科技局、农业局,双安镇、汉王镇、绕溪镇,采取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业主等形式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富硒食品开发现状和成效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富硒食品的开发利用,始终把开发利用富硒资源,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大富硒资源开发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为我县工业转型,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富硒食品开发利用上,坚持以产业化经营为目标,以培育企业和产品开发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紧紧抓住组织领导、规划编制、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市场培育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工作,为富硒食品开发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县富硒食品开发的现状:我县富硒食品开发工作刚刚起步。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县有大、中、小、微企业685家,从业人数1.9万人,其中,从事富硒食品生产的企业73个(其中能正常生产加工富硒食品企业11个),从业人数712人,分别占企业总数10.6%,占从业人员的26.7%,产值达到1.7亿元。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富硒茶为核心,集富硒矿泉水、富硒农产品、富硒水产品、富硒生物制品和富硒中药材的产业集群。

(二)我县富硒食品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是初步完成全县富硒资源综合调查。与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合作开展了《紫阳县富硒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初步探明在我县境内有两条特高富硒带,一条是东北部的五郎坪—双安—蒿坪—米溪梁,另一条是西南部的鲁家坪—麻柳—大巴山,这两条富硒带占全县总面积约10%左右,是开发富硒资源的中心地带,也是形成中国(硒谷)的科学依据。与安康学院合作开展富硒资源普查,共采集土壤样本1300余个,植物样本201个,完成了《紫阳县富硒资源分布图》的绘制和《紫阳县动植物硒含量分类标准》的制定。

二是利用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织大会推介紫阳。成功组织召开了中国硒资源开发利用协作组织(紫阳)大会。紫阳、恩施、开阳等8市县党政代表团,中科院、中国营养学会、四军大等院校20余位知名专教授,以及湖北省硒促会、湖南省补硒办,媒体记者共600余人参加了会议,扩大了紫阳及紫阳富硒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加快硒谷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园区建设详细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启动了园区富硒茶产业园,“硒苑”的修建规划设计。主动出击狠抓园区产业项目对外招商,多途径推介园区项目,大力培育引领园区发展的企业主体。与山东新稀宝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投资合作意向,投资2000万元在园区新建富硒保健品生产企业。积极做好园区建设发展项目的策划、论证和包装,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资金支持。目前已完成紫阳茶种选育开发科技示范基地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了园区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工程,推广农技服务“大荔模式”,加快硒谷农业园区发展。

四是推进富硒食品开发和富硒菜品牌建设。扶持县洪田富硒食品公司建设完成了1500吨的富硒豆干生产线。产品已通过了“QS”认证,项目正式投产。结合富硒农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富硒禽蛋、富硒野猪腊肉、富硒木耳、紫阳富硒豆干5个富硒产品开发。完成了紫阳富硒食品标识、包装外观设计工作,申报取得10个富硒产品的商品条形编码。制定了紫阳蒸盆子产品标准并通过地方标准颁布,申报注册了“紫阳味道”商标,完成了秦巴硒菇产品“QS”认证工作,启动了“金元硒肽”产品的QS认证工作。

五是加快富硒资源开发项目的孵化与发展。开展了富硒肥料项目可行性的前期调研工作,并与中国地质大学签订了《富硒肥料开发项目科技合作协议书》。计划2014年上半年完成富硒肥料样品小试、中试生产,下半年建立富硒肥料规模化生产企业。与中国茶研所、四川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围绕紫阳茶种资源,展开紫阳茶种无性系品种培育研究。与西农大达成了富硒药用植物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着力发展富硒中药材产业。

  二、我县富硒食品开发优势与机遇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对紫阳富硒资源综合调查研究确认,紫阳存在两条高富硒带,其分布面积占紫阳约510%的耕地面积,其硒含量特别富集,为中国富硒面积最大,富硒岩层最厚,硒储量大,所含浓度正好符合人身摄入量,是最适合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属于全世界难得的土壤富硒且易于被动植物吸收的富硒区域。开发利用好这一不可替代、最具特色的资源,发展富硒食品工业,走循环发展之路,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我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处于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承担着重大的生态保护责任,不能粗放地进行开发,不能大办工业,这些要求决定了我县工业发展路径将被迫转型,工业转型成为我县将富硒资源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重大契机,因此必须发挥长处,发挥好特色优势,紧紧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做文章,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三、存在的问题

  (一)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不尽完善。确立一项产业,并使其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核心是要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确立产业发展目标,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就调研情况看,我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发展的短、中、长期规划尚未出炉。导致企业的组建和发展处于一种盲目无序状态。二是产业的组织构架还未形成,围绕富硒食品开发,整个产业链形成过程中如何建立原料基地,大、中、小、微企业,产业布局等方向还不明确,导致企业盲目建设,盲目扩张。三是我县地方特色产品很杂,目前还没设立产品行业分类,导致产品不精,企业不强,小而全的企业批量出现。

(二)企业发展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建设进度缓慢,产品科技含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个别在建企业,在生产项目尚未明确的情况下,便盲目上马建厂。一些在产企业还采用的是家庭作坊式的经验型配方方式,包装与上市的同类产品雷同,没有自己的特色,无富硒标识等问题,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主要原因:一是产业项目库中,没有成熟的从基地到建厂、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经销策略等一套较为齐全,拿来能用的成型的项目,指导企业发展缺乏有效之策。目前我县的富硒食品开发投资主体还是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他们还不具备从事工业生产的素质要求,造成了个别企业不知道干什么,只能是边建边想、边建边等的局面;二是没有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产业市场化氛围弱,政府压力大;三是尚未搭建起为富硒产业发展的科研平台,难以推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富硒产业的高效益,高附加值的聚合效能难以实现,严重制约着富硒产业持续、有效、健康的发展。

(三)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链条不牢。目前,我县企业融资主要采取的是贷款、自筹两条腿走路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讲,风险极大,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资金链条将会断掉,直接影响着企业正常生产。主要原因:一是企业思想不解放。一方面企业主想独享利益,不愿与人合作。另一面是不会利用社会资本,不善于用市场经济杠杆撬动社会资金流向企业;二是民间资本拥有者保守,怕担风险,不想将钱投入企业。三是没有建立起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导致资金链条不牢。

(四)管理人员奇缺,发展后劲不足。从调研的情况看,富硒食品加工业主要存在管理跟不上,质量提不高,链条形不成三大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严重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人才的匮乏直接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程。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主聘用的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是行政离退休人员,现任或离任村干部和当地一些有民望的人担任,这些人对企业策划、经营、生产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怎么将企业与基地、终端消费市场的产业链实现有效链接。二是企业对聘请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持保守态度。一方面认为鱼大塘小,不必花大钱,玩花样,我的企业,我说了算,听不进其他不同意见。三是职能部门从事食品专业的技术人才极为短缺,难以向企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四、建议

我县地处南水北调区域,涉“化”字的工业将强制性关停,工业企业被迫转型,因此,加快富硒产业发展,将富硒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县资本,已成了我县工业转型的务实选择。

(一)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重视支持是富硒产业发展的必须动力,引导和扶持是富硒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一要进一步充实县富硒食品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力量,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专门办公室,为推动富硒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二是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全力做好富硒产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协调服务,安全监管工作。在最大限度,可覆盖的范围内营造支持富硒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建立奖励机制。一方面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富硒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任务、目标、夯实工作措施,推动富硒食品开发。另一方面,制定奖励政策,对开发的产品取得“QS”认证,富硒产品标识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对开发的富硒产品获得了国家认证和选育具有高聚硒能力的动植物优良品种的企业或个人予以重奖,鼓励支持企业不断提高开发创新能力。

  (二)制定全县富硒食品开发规划。一是要尽快制定富硒食品短、中、长期规划,明确不同时段基地规模,企业建设目标,产品研发,营销策略等等。用以指导、检验富硒产业、企业有计划,稳步向前发展。二是要明确企业规模,制定行业标准。从我县目前产品前端资源,科研、生产、营销等方面情况看,短期应走抓住大型企业,促进中、小型企业,着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路子,采取金字塔式的企业发展方式,从微小企业抓起,当微型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引导企业走向联合,逐步规范走向全县富硒食品集团化经营的模式。三是要按富硒产品的不同形态进行准确分类(如富硒药材、富硒食品、富硒饮品等),按产业形态,组建产业协会,产业协会要统一生产、配方、防菌、卫生、食品安全等系列行业标准,推动企业向精、专、高方向发展。

(三)搭建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一是重视建立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委托中介机构从项目的储备、包装、研究论证、制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产品开发及各类认证等一整套设计生产方案,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服务,让企业与中介对接,促使企业发展提速。二是要尽快促成中国硒产业研究院落户紫阳。研究院的落户,必将对紫阳硒产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助推作用。三是与院校联姻,实行有偿服务。委托商请院校研发新产品,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培训企业高管等方式推进校企联合,加快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推动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一是金融部门要提高富硒食品企业贷款上限,降低贷款门槛,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引导企业业主解放思想,要树立与人分羹,你满意,我发展的理念,采用股份合作,民间信用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企业发展所需贷款提供担保。缓解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五)建立技术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激励机制。一是明确帮扶奖励政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发展。对派往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行“三不变”,既原工作岗位不变,薪金不变,出差补助标准不变,让他们能安心在企业工作,对帮助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和提拔重用。二是政府在招录事业岗位人员时,要注重从学食品工业、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人才,充实到富硒食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的技术队伍中,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服务。三是企业自身应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与高校对接,招揽人才,为己之用。四是企业可委托高等院校定向培训人才。相关部门应将委培人员纳入培训扶持范畴予以扶持,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

(六)强化富硒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识。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生命。我们在富硒食品研发过程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采取措施确保食品的含硒量稳定。从我县硒资源普查结果看,我县各地硒含量并不均衡,导致了食品硒含量不稳定。因此,要加快富硒肥料的开发研制进度,推广使用富硒肥料,稳定植物含硒量,确保富硒食品硒含量稳定。二是建立富硒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体系。将质量管理落实到选种、育种、种植、环境、加工流程、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每一个工序,每一个环节。有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强监督,为富硒食品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