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特色县城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县政协经科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074    更新时间:2013/8/7

特色县城建设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特色县城建设情况,促进城市建设工作。县政协成立特色县城建设专题调研组,从三月份开始,先后深入到相关部门及社区,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部分对紫阳县城变迁比较了解的社会知名人士等方式开展了调研,同时,调研组还赴重庆市开县、四川省长寿等县学习考察。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规划部门对中心城区西门河、任河咀、江南新区地规划设计定位准确,新颖到位,因此,在调研过程中,将侧重点放到了老城改造、一江两岸、城市生态等方面。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县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县城建设工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常抓不懈,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县城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得到了广大市民的充分肯定。

  (一)加强规划管理,提升了县城建设的品位。一是按照生态宜居旅游县的建设要求,坚持“一江两岸、一城四区、四桥相连”的县城总体建设思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江南步行观光长廊、文笔山休闲公园建设、西门河、任河咀开发为重点,强化县城城区街道改造及沿街建筑物的美化亮化工程建设。二是完成了《紫阳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年(修编)》,编制了县城河堤路、曹家坝、蚂蝗梁、任河咀、西门河五大片区详规,以及绿化、环卫、交通、旅游、电力、景观等配套专项规划。三是在城市项目建设中,强化规划管理,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部法”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四是围绕景观建设,进一步优化方案,加大资金投入。一批城市景观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升了县城的品味和档次。

  (二)重视城市绿化,进一步提升县城生态质量。一是加大县城绿化投入,提高绿化质量。按照“腾地建绿、见缝插绿”的原则,加大了县城主次干道的绿化建设力度,并将单位绿化与街头绿化有机结合,公共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质量不断提高;二是以创建园林县城为契机,实现了城市绿化的新突破,县城园林绿化形成了以乔、灌、花、草有机结合。

  (三)狠抓重点项目,全面提高县城生态宜居水平。一是实施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目前县供销联社片区、工人俱乐部片区改建工程正有序开展。二是加大城市给排水、供电工程以及文笔山休闲公园、江南滨江长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县城总体规划和建设起步较晚,建设特色县城的经验不足,还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就目前县城建设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市建设规划不尽完善。一是总体性规划尚未正式颁布。二是建设性详规不完善。由于修建性详规不尽完善,导致与参加建设的单位难以达成共识,造成建设和工程施工的随意性大,一些地方出现建了又拆、拆了又改、改了又建的现象。

(二)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部分城建项目实施中对紫阳的历史渊源、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考量不周全,本土特有的文化元素有弱化现象。在如何体现城市特色方面,缺少刚性约束和长远规划,影响了对城市总体形象和谐的目标追求。街道、小区及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没有系统考虑和作出特色定位。如县委、县政府一直将东城门棚户区定位于建设成民俗小区,但由于没有具体的标准和相应的制度约束,本应建成的特色民居,都建成了现代建筑,不仅没有彰显特色,还遗失了原有特色,造成东城门写生基地无人写生的局面。

  (三)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在城市人口骤增和城市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加之原有设施的设计标准低,设计理念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

  (四)城市人群的文明素养较低。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以及损坏公共设施等有损公德的行为时有发生,一些与城市文明格格不入的陈规陋习仍有市场,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拖延了城市文明进程,对提升城市品位极为不利,城市居民素养和人文精神亟待提高。

三、建议

建设特色县城,提升城市品位,是建设“五个紫阳”的迫切需要,是让紫阳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建设特色县城,它又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汉江治理、安全饮水、荒山造林、天然林管护、汉江绿化、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全力推进特色县城建设。结合我县城市建设的实际和现实条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城市规划,强化规划约束。尽快完善,审订,公布县城总体规划,发挥好规划的科学引领和纲性约束作用。按照将县城建设成为“生态之城、山水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的思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突出“以民俗为魂,以江岸为骨,以绿展魅、以水显韵、以景托城”的特点,高起点、高层次地进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把一江两岸、一城四区打造成错落有致、处处有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整体。同时,要加大城市建设详规编制力度,尽快补充完善城市建设各项修建性详规。城市建设详规要注重细节,对城市所有建筑,包括地标性的高楼大厦、大街小巷,街景、绿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新建、改建的都要在位置、标准、外部形象、色彩、风格、高度等细节上事先规划设计到位,不能相互削弱和破坏各自的特色、美感,做到整体协调、相得益彰。

要认真执行规划法规,规划一旦确定,必须坚持一以贯之的执行。防止出现换人换风格,换届换思路,致使规划执行上的中断和改变,如确需修改规划,必须依章依规进行。严格按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切实做好对参加建设单位管理、协调、沟通工作,杜绝各唱各的调,随意变动、朝令夕改的情况发生。对违规建筑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加大城市建设规划的宣传力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牢固树立“规划即法”的意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争取在城市建设上,多留“遗产”,少留“遗憾”,多留“精品”,少留“败笔”。

(二)突出五大重点,建设特色县城。紫阳最有潜力的产业是旅游产业,建设特色鲜明的县城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特色县城建设过程中,必须紧扣旅游产业做文章。同时,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好了,既是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围绕彰显民俗、山水、生态、文化特色,开展城市建设工作,为打造旅游县城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借民俗之魅,打造步行街景。老城区的改造,尽量保留历史记忆符号,使历史沉淀,在当代重焕生机。在老城区改造中,将桥沟至潘家坡段(东起桥沟,经教场坝,林业局到潘家坡的潘家院子以西)建成一条民俗小区步行街,将步行街东头即原老回民街仍建成回民街区,在步行街适当位置修建小型车道,使之与河堤路贯通,便于遇到紧急情况时,消防、救护车通行。街道两旁为仿古特色建筑,保留老街的民俗文化风韵。街面铺设原生态自然形状板石,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初步设想步行街的功能为:东端回民街以经营回民小吃为主,中段以经营旅游特色产品为主,潘家坡段以经营紫阳特色小吃,夜市为主)。对东城门至河堤路巷巷道道的板石路进行修复,形成曲曲折折的石板小径,迷宫一样四通八达的景象。

二是借大山之脊,打造山城风韵。紫阳本是山城,地势陡峭且地质条件差,其建筑风格要注重突出山城特点,依山就势、依地造形、随势而建、借势造景,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如潘家坡至石梁子、任河咀至高客站内侧、环城路至气象站之间等地方,可借鉴安康江北黄沟路兴科明珠小区的梯次建筑模式。

三是借汉水之灵,打造滨江长廊。河堤路要逐步拆除临江建筑,依托汉江、任河交汇这一自然景观,建设江南、江北及任河咀观江长廊,使之产生相互衬托,交相辉映的美感,江南观江长廊在现有基础上继续由紫阳沟口向东修建直到宋家梁下,西至高速路引线桥。任河咀观江长廊北起彩虹桥,南止高速路引线桥。江北观江长廊,西起西门河彩虹桥,东至火车站以下。长廊与汽车干道形成梯次摆布,即人行长廊低于汽车干道,给人们以充分的美感及安全感。同时对长廊的绿化,凉亭,公厕等公共设施要有巧妙的设计安排。河堤路内侧临公路的建筑以仿古建筑为主格调,建成东起火车桥,西至汉江汽车桥的仿古街景,与江南步行街建筑及长廊相协调、相呼应(初步设想河堤路的功能定位,主要以酒吧、茶社、客栈为主,为游人提供休闲、纳凉、住宿场所)。使江南江北相互映衬,为来紫阳的宾客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卷。

四是借草木之秀,打造绿色氧吧。绿色是一个城市生命活力的象征。在城区实施植树造绿,见缝插绿的同时,着力规划建设好文笔山、马蝗梁、欢喜岭、神峰山森林公园,为城区市民和游人提供更大的休闲、锻炼、亲近自然的空间。逐步形成以文笔山、马蝗梁、欢喜岭、神峰山公园绿化为主体,以主次干道绿化为脉络,以各种绿地、小花园绿化为点缀,搭配有致的城市绿色系统。构建水在城中、城在山中、山隐林中、林立城中的自然美景。

五是借文化之魂,打造魅力紫阳。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来自于有形的建筑和无形的文化两个方面,而真正作为城市魅力支撑的是文化,是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我县道教文化、汉水文化、茶文化底蕴深厚。在城市建设中,要按照“特色+文化”的理念,高度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继续加大文笔山公园扩建力度,抓紧道教文化生态养生谷和民歌演艺中心等项目建设,在特有的功能区大造文化之势,充分展示紫阳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重视支持紫阳民歌、汉剧的发展传承,组织、引导、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积极开展活动,把他们作为光大紫阳文化的重要推手。让文化助推经济,文化做旺县城。

(三)建好基础设施,强化承载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一是加大城市扩容力度,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规划建设好西门河、任河咀、曹家坝、江南新区。二是加大市政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开发新区,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设施配套,一次到位的原则,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水电路保障到位的基础设施,合理布建功能完善,方便居民的街心乐园、运动场馆、城市文化娱乐场所;老城区改造重点是以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突出特色为目标,完善道路和停车设施,配套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改造提升水、电供给畅通能力,健全排污管网,提高排洪能力。要增加水电检修点的布局密度,避免因突发事故,造成大面积的停水、停电而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三是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力度,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同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环保节能意识,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与推广。

(四)狠抓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开办市民行为规范栏目,利用广场电子显示屏,搞好图文并茂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要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乱倒垃圾,乱贴广告,损坏公共设施等不良行为,从卫生习惯,交通出行,待人接物等细微之处入手,积极引导市民移风易俗,更新思想观念,规范个人行为,提高遵规守约和维护城市文明形象的自觉性。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