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紫阳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作者:雷平  程光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332    更新时间:2013/2/25

紫阳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分析移民新村建设工作现状和问题,推动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有序、健康地开展,县政协及时调整调研课题,由经科委牵头,组成3个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到城关、蒿坪、双桥、汉城等13个镇和扶贫、财政等10个部门,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看、走访移民户和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特点

    我县自2011年全面启动移民新村建设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镇及其相关部门抢抓陕南避灾移民安置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地把避灾移民工作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立足镇情、村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以政府统筹协调、市场化运作,移民迁建与产业建设同步规划实施的路子。2011年,建设30户以上集中安置点52个,集中安置农户2849户11024人,占移民搬迁任务的95%。其中:特困户安置306户499人。移民搬迁户建房补助资金兑付到位。

2012年,省市下达我县移民搬迁安置任务4500户16650人。现已启动集中安置点55个,共落实避灾扶贫搬迁4867户18008人。其中:集中安置3967户14678人(截止6月底,已开挖建房基础1135户4166人;主体在建1978户7319人;主体完工612户2264人;达到入住条件206户797人;现已入住36户132人)。分散安置861户3330人,房屋主体均已峻工。

我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根据省市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移民新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月督查、半年巡查等方式推进工作,为全县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增加了强大的动力。各镇及其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结合各自的特点和职能,细化方案,进一步夯实任务、明确责任,主要领导亲自上手抓落实,副职领导蹲点包抓,切实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移民新村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县委、县政府把移民新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推进避灾移民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把移民新村建设与拉大县城骨架、扩大集镇规模、完善市政功能有机结合,按照公共服务城镇化,日常管理社区化的要求,从小区定位、产业发展、市政设施配套等进行统筹规划如县城城区、蒿坪镇集镇、双桥镇新型社区和汉王镇新街等项目建设点,发展规划超前、建设定位高,一个个环境优美、功能配套、人居和谐、发展潜力巨大的安置新区正在形成。

(三)多方融资,破解难题。各项目点积极协调,采取政府筹资、企业垫资、信贷支持、搬迁户出资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征地资金及安置小区所需的规划、地质灾害评估以及农户购房的首付资金,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难题,确保了工程进度。

(四)多措并举,推动安置。各镇结合镇村实际,按照“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循环经济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能人大户带动等办法,引导移民户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劳务产业的主力军,新型社区服务业的经营人,让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移民新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起步早、定位高、开局良好、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被称为“有创新、可复制、能办到”的紫阳模式。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移民新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少数点选址存在盲目性,“以户定建”政策未完全落实。一是少数镇村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导致在选址上不尽合理;二是所选点与移民户未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三是个别通过招商引资的施工企业与政府欠沟通,政府和施工单位在移民新村选址上形成了两张皮的现状。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选址不当,盲目建造,造成资源浪费;四是部分镇未严格执行“以户定建”政策,出现了有房无主,房屋空置现象。

  2、协调、执行力度不够,基础设施难配套。一是各迁建点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够,移民新村配套项目未能与部门年度项目申报实行有效对接,导致了项目资金不能有效利用和移民新村配套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一些移民新村不按规划实施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盲目增扩建设项目,使配套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增大。

3、技术力量不足,监管难以到位。一是县内没有专门资质的规划、监理单位,专业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全县建设的需要。据统计,县质量监督站有5名专业人员,县水利局有10名专业人员,县规划局有4名规划员,现有技术力量难以保证质量监督的需要;二是移民新村建设点施工单位普遍没有具备资质的监理人员;三是相关职能部门虽已落实了监理单位和人员,但由于全县建设量大、面广,无法做到对所有开工项目实施有效监管,镇、村干部以及由施工单位聘请的人员担当起了临时“监理”职责,工程建设的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4、移民户增收渠道狭窄,后续发展乏力。一是移民户自身就业、创业能力弱;二是可提供给移民户转行就业的空间小;三是一些移民新村所处的周边环境无法对移民户增收提供条件。

5、部门缺乏配合,影响搬迁进度。移民新村建设,要求高、程序多、手续复杂,部门在手续办理上,因没有形成顺畅有序办理机制,未出台明确优惠政策标准、项目和办理流程,导致部门无所适从,群众有怨言,从而影响了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6、地理条件限制,安置选址困难。我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又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土地条件极差,且镇与镇间的情况有极大差异,农户建房宅基地选择极其困难。据扶贫局调查摸底,全县可安置30户左右的集中安置点不足400个,以镇为单位全部实行集中安置难度大。土地矛盾依然突出。

7、移民新村的社区管理工作还未真正起步。从调研情况看,各镇对移民新村管理工作还未提上议事日程。我县搬迁量大、面广,今后每年将有50-60个新型移民社区形成,人口聚居,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个人素质等各种因素,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突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对移民新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科学规划。一是充分尊重移民户的意愿,加强交流沟通,争取群众参与和支持;二是要加强研究论证,以拉大城市骨架,扩张城市规模为前提,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统筹考虑城镇定位、发展方向、产业布局、空间摆布以及人口规模,科学做好城镇规划的优化和调整;三是安置点选择要从功能定位出发,按照打造“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休闲旅游型”等新型社区的思路,深入挖掘文化、民俗特色,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型社区;四是镇村两级要强化对施工单位和投资人在选址工作上的指导,切实保护他们参与新村建设的积极性;五是各镇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将移民新村建设从规划设计、工程招标、建设规模、质量监管置于政府掌控之中,以减少建设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六是坚持以户定建,确保规模适度。在移民新村安置点建房规模的确定上,必须坚持以户定建的原则,按照搬迁户的意愿,适度确定建设规模,防止建设规模的无序扩张。

    2、完善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一是制定移民新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部门工作细则,明确工作流程,夯实各部门工作责任,建立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和情况通报制度,确保移民新村建设工作及时、有效地开展;二是各镇要结合建设点实际,提前制定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并及时报县政府审核、安排建设计划,各职能部门在申报下年度项目时,则应优先保证移民新村建设配套项目;三是严格执行省市县明确的移民新村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补助标准,不随意变动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保护镇村两级的积极性。

    3、充实干部队伍,搞好质量监督。一是整合现有的技术资源,按照部门职能职责,将移民新村建设所涉及的配套工程项目,分解到各职能部门,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质量监测一包到底;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技术干部队伍,确保移民新村建设工程质量;三是移民新村建设点必须按规定,申请报建,将整个建设过程至于业务主管部门的全程监督指导之中;四是各镇要做好与质监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工作,对施工单位所购进的材料及水泥预制件,应要求承建单位分批次送检,并将检测报告书存入施工档案,作为工程质量验收的主要依据。

    4、采取综合措施,拓宽增收渠道。一是要进一步加大移民搬迁户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增强移民搬迁户创业致富本领和提升移民户自身创业、就业能力,通过鼓励移民搬迁户发展第三产业、从事劳务输出,稳定增加收入。在培训方式上,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手工业、来料加工和农产品、旅游产品的生产及经营管理、家政服务等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依托我县在外设立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紫阳籍人士创办的企业,实施“订单式”培训;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就业空间;三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劳动力转移服务的保障体系,对吸纳移民就业的企业应参照吸纳下岗工人就业的政策补助,对企业予以奖补,努力为自主创业的移民提供支持;四是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各类社会保障,促进移民由原来的土地保障转向社会保障;五对列入计划的移民户要提前培训,促进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非农化的同步推进。

5、强化统筹力度,确保通力协作。一是建议县政府在移民新村建设中,充分整合各种政策资源,弄清每个集中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配套情况,由政府通盘考虑,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工作。避免出现一些地方投入不足,而一些地方重复投入的现象;二是根据小区入住人口,统一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和公益配套功能,使小区建设更加科学合理,避免小区建成后留下功能不齐的遗憾。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复制新的落后社区;三是在严格落实省上对移民新村建设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县政府要明确相关证件的办理方式以及办理流程和具体的优惠政策,使部门在执行中有章可循;四是将部门落实移民新村建设各项政策和服务质量,纳入县政府督查工作的重点;五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对配合不力,导致整个移民迁建工作滞后的镇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6、坚持“两轮”驱动,解决选点难问题。一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有开发条件的镇要加大开发力度,扩张集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对无条件实施集中安置的镇,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要适当下达分散安置计划,在公路沿线、中心村相对集中安置。另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动员移民户向有安置条件的区域集中安置,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已建房的入住率;二是加大外迁动员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移民户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向外镇外县迁移,改善居住条件,达到搬迁目的。

    7、完善管理体系,建设平安社区。移民新村建设工作的快速推进,新型社区的大量形成,各类矛盾将随之而生,社区管理必须快速跟进。一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移民户整体素质,严防由散户变为集中居住后诱发各类矛盾,营造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良好邻里关系;二是建立新型社区配套设施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办法和责任,提高配套设施的使用寿命;三是移民新村建设工作指导小组,要将移民新型社区管理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各镇要成立移民新村管理指导小组,组织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确保管理不缺位,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同各镇,尽快调查完善新型社区人口数据,根据各移民安置点实际,落实新型社区管理办公场所,设立管理机构,配置管理人员,确保新型社区的稳定。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