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关于我县发展畜牧产业的几点建议
作者:程开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9179    更新时间:2008/5/29
  我是来自红椿镇的政协委员。2005年7月,我响应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的号召,在镇内率先建成了1个占地2000平方米,年产三元仔猪600头,育肥猪480头的标准化养猪场。至目前,累积出栏商品仔猪1200余头,育肥猪960余头,实现产值60余万元。自猪场建成以来,我们严格按照陕西正大公司的操作规程饲养,经济效益明显,同时,也给本镇和周边乡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2006年,在县农业局和红椿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带头成立了红椿镇畜牧产业协会,吸收会员410户,带动红椿、东木、燎原三乡镇的养殖大户30余户。为了进一步搞好服务,我们购置了饲料加工机械,为协会成员提供优质饲料500余吨,代购优质仔猪1500余头,玉米、麸皮等饲料750余吨,代销育肥猪1500余头。并邀请正大集团和畜牧站技术人员为协会成员培训3场次200余人,组织各类参观学习10余场次。通过协会的积极工作,进一步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发展,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本人亲自参与发展养殖业,在与广大养殖户直接的接触中,体会到我县在发展该项产业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产品商品率低。养殖户饲养“长命猪”和“老母鸡”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户不同程度存在“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的守旧思想,据平时观察,近年来,农户养猪、养羊、养牛、养鸡的商品率分别在30%、25%、20%、15%左右,产品变不成商品,仅满足农户自食的需要,经济效益差。
  二是良种普及率低。县内存栏二元母猪不足300头,占适繁母猪的1.5%左右,良种公猪不足30头,农户喂养老品种猪和杂交优势不明显的仔猪占饲养量的比重大。县内没有牛和羊的配种点,羊群混交、乱交、回交现象十分普遍,仔畜生长缓慢,效益不明显。
  三是疫病防治不到位。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防疫分春秋两防和平时补防,据观察了解,全县春秋两防工作密度不够,补防工作还很不到位,防疫形势严峻,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产业规模小。县内养殖呈现千家万户散养为主的特点,据2006年统计年报,我县农户户均养猪5.2头,养羊2.4只,养鸡14.2只,养牛0.17头,年出栏50头育肥猪的养殖户很少见。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首先是水、电、路建设滞后困扰产业发展。缺水使得圈厕得不到及时有效冲洗;电价高,输电路线质量差,使得养殖户用不成较先进的饲料设备;不通路,运输成本高,出售肥猪不划算。其次是猪圈建设滞后,养殖户中能遮风避雨的普通圈舍只占半数,能避暑保暖的正大标准圈舍极为罕见,“猪抱桩”现象依然存在。
  六是科技意识不强。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养殖户商品意识不强,养殖不算成本帐、效益帐,对养殖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接受,甚至抵触。在推行强制免疫工作时,养殖户不配合村上开展免疫工作。镇村开展技术培训时,把技术送到家门口,养殖户都不愿到会参加培训。
  七是市场竞争力弱。受饲养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县养殖的成本普遍高于周边省、市、县,无法与别人竞争,形成了逆向流动。畜产品有产量,没批量,同一质量标准的产品十分有限,只能在县内销售,基本上进入不了外地市场。
  八是产业投入不足。部分养殖户在畜牧产业发展上,不肯大投入,不求大发展。加之信贷支农资金短缺,信贷门槛始终降不下来,养殖大户的周转资金普遍十分匮乏,不少猪群陷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境地。科技投入也不足,全县学畜牧专业的技术人员21人,县站10人,乡镇11人,而乡镇只有5人在畜牧岗上。人员不足,满足不了技术指导、推广、普及的需要。村防疫员报酬低,一年仅二三百元,没有人愿干这种又苦、又累、又脏的工作。
  种种因素,制约产业的突破发展,然而,畜牧产业在全县农村主导产业中覆盖面最广、产值最高、效益最明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议县委、县政府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树立主业意识。县、乡(镇)党委、政府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实现农民增收,统筹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提高对畜牧产业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坚定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信心和决心。要在筹划工作、安排项目、落实奖补上高看一眼、厚爱一分。
  二是转变生产方式。县、乡(镇)党委、政府在鼓励广大农户多养1头猪、多喂10只鸡的同时,要不遗余力的实施强村大户带动战略,领跑农户发展家庭适度养殖,要按两年出栏5茬猪,每茬出栏50至100头的规模,强力推进养殖户的规模扩张。要制定和实施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程、检测检验和市场准入制度,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并从供种、供料、防疫等关键生产环节入手,制定各生产环节技术指标和质量 标准,搞好社会化服务,促进产业标准化进程。
  三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县、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畜牧产业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盘子,按照5句话20字的目标任务统筹实施。首先,要本着方便出行和有助于产业发展的实际的需要,加强农村水、电、路建设,在村级公路建设上,要考虑产业大户的交通情况,努力提高通车率。按照“圈、厕、沼、畜”四位一体模式,着力加快标准化圈舍建设进程,以沼促畜、以畜促粮,实现粮畜两大产业良性互动,畜与环境和谐统一。
  四是加速良种普及。县上要重点扶持商品代养殖场建设,加大外三元商品猪的生产。进一步扩大供精站、点的覆盖面,提高良种仔 畜的自供能力,在近年内,要做到每个乡镇都有供精中心,每个村都有输精点,争取在三年内基本实现良种化。在畜禽良种引进上,主管部门要继续坚持“四统一”,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集中采购、统一技术把关、统一质量标准,确保引种质量。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非法引种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引种安全。
  五是强化疫病防治。县上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以“一瘟、二疫、五病”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种畜禽生产点的强制免疫,要在种畜禽出厂前基本完成疫苗接种工作。要全面推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加强产地、屠宰、运输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确保产业安全。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督,对免疫档案不健全的畜禽产品,不准进入市场。要继续宣传和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用法律来约束镇、村两级及养殖户对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治工作。要以当前畜兽医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动物疫病防治体系。要改革当前以人头计算村级防疫报酬的不合理做法,提高村级防疫员报酬。
  六是加大投入力度。县、乡(镇)党委、政府要继续深入宣传动员,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把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克服“等、靠、要”消极思想,主动投资发展畜牧产业。要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培训、以奖代补、免疫事故赔偿等关键环节,并随经济增长和财政好转逐年增加。信用联社要切实降低信贷门槛,加大对重点乡镇、专业村、养殖大户的扶持,加大贷款额度,强化信贷资金扶持。各涉农部门要借助省、市重视畜牧产业的历史机遇,按照“用途不乱、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捆绑项目,大幅度增加畜牧产业投入。
  七是拓宽营销市场。县、乡(镇)党委、政府要针对当前养殖业分散的现状,加大对产业大户的培养,把大户培养成龙头,扶优扶强,逐步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县级龙头。要结合我县富硒食品的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加快畜产品深度开发,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八是强化组织领导。县上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导、引导、指导、服务职能,抢抓当前畜产品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办出让群众信服的样板,以此带动农户大发展。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不同,多为养殖户办实事、办好事。计划部门要把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国土、电力部门要切实兑现“圈舍用地、养殖用电视同农业用地用电”的规定。农业部门要搜集、筛选、整理畜产品市场信息,并定期向外公布,畅通信息渠道。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畜牧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齐心协办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做出应有的贡献。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