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江上游,秦巴腹地,是全国惟一以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很早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新石器时代、商周、两汉在这里留下了很多遗址。紫阳商代属庸国,春秋属巴国,战国后期属楚国汉中郡,秦时属益州汉中郡西城县,南北朝时在今县境内置宁都县。唐初并入山南东道金州西城郡,明正德七年(1512年)始设紫阳县。 紫阳县生物资源异常丰富,尤其是紫阳富硒茶在全国久负盛名。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这是关于秦巴茶区的最早记载。 唐宋至清,紫阳茶年年入贡,遂成天下名茶。《新唐书》记载的金州土贡有麸金、茶芽、椒、干漆、麝香、杜仲等。国家档案馆珍藏的《大清征茶令》是记录紫阳贡茶的历史物证。自从大唐帝国的第一个茶马互市催生了中国第一条茶马古道之后,这条古道便在陕甘境地绵延最终汇入丝绸之路,紫阳茶便是这条古道上流通的物品。 始于唐代的茶马贸易,宋、明两代的茶马法,同紫阳茶的发展和运销有着密切的关系。唐贞元末年,中原与西北少数民族开始了茶马贸易,“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大和九年(835年),正式施行榷茶。以紫阳为代表所产的“山南茶”源源不断地进入长安市场,部分伴随着丝绸之路走出国门到达中亚等地。茶叶从产地出发的旅程,演变成今天闻名于世的茶马古道。紫阳作为“山南茶”主产地,从而成为陕甘茶马古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明初,茶马贸易到达全盛。陕甘茶马古道主要路线为:紫阳、汉阴、石泉到西乡,再过洋县、城固、汉中、略阳,进入甘肃徽县,然后到古河州临夏。 紫阳县城西南十里的的瓦房店,是任河和渚河的交汇之地,上通巴蜀,下接荆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繁忙的茶叶贸易,使之成为商旅马队的市井。明清时期这里有十七家会馆云集于此,上世纪七十年代还有七个会馆存留,至今仅存北五省会馆(山陕会馆)和江西馆。其中山陕会馆主要经销茶叶,其建筑豪华精细,彰显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见证了当时茶叶经营规模。那时的紫阳茶在这里经过采摘,制作、收购、挑拣、包装等工序后,便进入陕甘茶马古道。 茶商从瓦房店出发,用马驮或人挑篓背,经关垭子进入红椿坝,翻罗家店子进入尚坝,过羁马庄进入汉中镇巴县的巴庙、碾子垭,再进入西乡县腊西坝、茶镇,最后到达南郑县十八里铺。这条线路大致十日可到。运输茶叶使沿途每三四十里形成一个集镇,“其民昼夜治茶不休”,已经达到“男废耕,女废织”的程度。尤其使十八里铺这一水陆码头成为明清陕南最大的茶盐互市市场。 茶马古道促进了紫阳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明清两代,以鄂、川、湘、皖为主的大量移民沿茶马古道迁入陕南垦荒,带来了先进的茶叶种植和制作技术。2009年,前来紫阳寻根的甘肃朱氏家族,据说就是明朝万历年间从经茶马古道走出的紫阳先民后裔,如今已繁衍至四五千之众。 紫阳茶在种植、制作、运销、饮用过程中,形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近几年来,由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文化促进会发起的陕甘茶马古道的发掘、研究工作,将再次揭开千年紫阳茶的神秘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