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皆是歌
陕南紫阳绿茶飘香,民歌悠扬。民歌的旋律似任河、汉江的流水,轻盈而高亢,婉转而热烈,音符中弹跳起绿色的魂魄。紫阳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民歌之乡” 。 紫阳是一块文化土壤,历史文化精华沉淀于汉江、任河,天生灵气于山水之间,封存民歌漫出音符,环山而飞扬,行如流水,纯真自然。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便在紫阳河谷阶地垦殖生存,考古掘出一堆石制农具,证明这是古代农业发达的文化堆积层,汉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远古文明的光辉映照紫阳历史与文化。紫阳地处秦岭与巴山的结合部,汉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任河由南向北汇入汉江。两条河将全县分割为东南部大巴山区、西南部米仓山区、北部凤凰山区及东部蒿坪川道。“三山两河一川”尽秀美,先民们在这里创造物质文明,还创造了灿烂的民歌文化。 紫阳民歌是南北文化相融的产物,移民推动南北文化的交流,南北文化在紫阳碰出生命的火花,独显其特色文化品味。历史上曾经历过几次大移民,南北朝时中原战乱,大量流民涌入秦巴山区。明朝时有流民进入县境。明末清初,湖广移民与陕南开发的格局初步形成,大量南方移民进入县境,还有较少的晋、陇之地的移民也在紫阳定居。紫阳成为神秘的“好望角”,瓦房店是汉江与任河的交汇之地,曾誉为“小汉口”,南北数省相继在这里建立会馆,其中以武昌馆、江西馆、川陕馆最出色,至今还保留着会馆遗址、江南风格的建筑群。江南祖籍的人群还说他们家乡的方言。历史上的战乱加剧了流民大逃亡,相反又促进了移民在紫阳的大开发,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也带来了包括民歌在内的先进文化。南北文化在紫阳交汇,潜移默化,互相浸透,逐渐形成了南北合一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紫阳的山歌既有北方的高亢、奔放,又渗入了云贵高原的柔和、轻盈;小调既有江南水乡的婉柔细腻,又飘逸着紫阳的山野气息。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唱腔,勾画出一幅鲜活的生活画面。紫阳人创造了民歌,创造了民歌鲜明的个性风格。 歌声唤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紫阳民歌分五种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社火歌曲和风俗歌曲。劳动号子随意境场面而定,或热烈奔放,或舒缓悠扬,几乎每一劳动场面都有劳动号子,打夯、打油、抬石……唯有船工号子旋律性最强,古老的汉江、任河曾留下纤夫的歌。山歌最具特色,以内容划分为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和锣鼓草,这山唱,在那山应,粗犷之声在山野里飘逸。小调语言质朴生动,曲调深情优美,情绪细致精微,莫非出自文人手笔?社火活动民歌必然登场,用锣鼓伴奏,唱腔名叫“花鼓子”。挥舞龙灯、狮子,舞狮人见啥唱啥,有兴即发,随心所欲,曲调固定,节奏明快,渲染载歌载舞的热闹氛围。民间风俗歌曲最流行的是《嫁女歌》和《孝歌》,女大当嫁,恨离别难舍分,姐妹们高兴地哭了,母女也哭,边哭边唱,唱嫁女歌,哭得死去活来,直到新娘上了花轿哭声停歌声方止。人老归天,守灵之夜敲丧鼓,三五人绕棺而转,击鼓而唱,唱历朝兴亡更替与妻贤子孝,以歌祭奠亡灵而又劝人为善。人在山里劳作,生息繁衍,封闭的大山挡住了人的视野,但压不住人的情绪。倚山而居,生活靠山,不敢言怒,只有哼唱,渐渐地哼出曲调韵律,哼出了《开山歌》,惊动土地山神,感动玉皇龙王。 乡野之地,人以歌消愁,以歌传情,酸溜溜的,拐弯抹角的,谈情骂笑皆是歌,喜怒哀乐皆是歌。
一曲唱得彩云飞
紫阳民歌是地方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的民歌文化曾创造过辉煌,而让世人刮目相看。 上世纪50年代初,西安音乐学院的艺术家沿汉江一线采风至紫阳,竟然发现紫阳是个怪地方,这里山民无论是背背篓的,或是扛锄头的、河边洗衣服的都爱唱山歌,其曲调或婉转悠扬,或高音陡起、奔放激昂。艺术家慧眼识瑰宝,他们惊喜地发现紫阳的土地是民歌的“富矿”,笔在手中情不自禁地弹奏出动人的音符,记录灵动鲜活的词句。1975年7月,陕西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全省几百名文艺工作者云集山城鉴赏民歌,他们漫游茶山、散步民俗小区,听群众演唱和茶山对歌。老艺术家张喻汲取紫阳民歌大量优秀成份创作了红极一时的《红梅岭》歌剧。紫阳的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民歌保护、创作与研究,一批民歌精品相继问世。他们创作出了《王二嫁嫂》、《牧羊恋歌》等优秀民歌剧,多次在西安汇演而荣获大奖。李志清创作的《放排歌》发表于《人民日报》,刘培森创作的《插秧曲》、《满路春光满路花》、《茶山情歌》分别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和《诗刊》。原生态的民歌启开了人的文思,紫阳出现了民歌创作热。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的优秀代表,在《中国民歌集成陕西篇》中,被收集的紫阳民歌达90多首,《中国民歌词典》列举了9首陕南民歌条目,其中有5首紫阳民歌。紫阳民歌剧作为陕南最具代表的地方剧种被列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紫阳民歌振兴的时代,紫阳民歌把一页辉煌写进历史,在世纪的末端划了一个精彩的句号。 昨天的辉煌怎比得上新世纪的灿烂,耐人寻味的依旧是乡野之风。民歌是丑小鸭,它却逗人喜爱。民歌是山之歌、民之声。听民歌闻民之声,生出几分民之情。憨厚、善良、纯朴、勤劳的山里人,用劳动生活谱写鲜活的词曲在民间传唱,世代相传,它是生活中的最高艺术。提起原生态的民歌,紫阳老民歌手不唱则已,唱则三天三夜不重复。清早起来唱山歌,老人唱得眉飞眼笑,姑娘唱得清脆嘹亮,山歌飞扬,百鸟齐鸣,喜鹊迎春。明月高悬,小曲难唱哼小调,不再是痛苦呻吟,仿佛是万民百世轻唱,万般情怀,心里飞出一首红色情歌。紫阳民歌还是那样泼辣那样野,野得实在让人可爱。君听一首《郎在对门唱山歌》:“郎在对门唱山歌,姐在房中织绫罗。哪个短命死的、发瘟死的、挨刀死的唱得那样好,唱得奴家脚跛手软、手软脚跛、踩不得云板丢不得梭,绫罗不织听山歌”。茶与歌喜结情缘,多情的土地泛起浪漫的茶山情,酸溜溜夹着甜思思,巧在比方打得妙:“姐儿生得嫩花花,活象一株清明茶。是人见了是人爱,伸手就想摘一把……”酸野之味,生活的原汁原味,固然是紫阳乡村的特产,但不是紫阳的专利,它是南方的,也是北方的,其实文化影子是民族的。紫阳民歌不失乡野之风而文彩飞扬。谁说山歌小调不能登大雅之堂,紫阳民歌却在省市荣获大奖。 春雨下茶山,紫阳又迎来了民歌的春天。一张碟《紫阳茶歌》问世,山歌不唱不开怀,久不唱歌忘了哥,久不撑船忘了河。山歌号子在任河响起,劳动歌声在汉江飘逸。此曲只有紫阳有,茶乡人,茶山情,茶歌联唱,一曲唱得彩云飞。
(本文发表于《西部发展论坛》2009年第1期文化·国际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