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紫阳城的现代魅力
作者:李春平    文章来源:紫阳政府网    点击数:3134    更新时间:2009/6/11

  

  

  小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平原,想象着“一马平川”是什么样子。那时,姑娘嫁到平原地区,成了紫阳农村最时髦的事情。大多数紫阳人和我一样,做梦都希望有一块开阔地带。贾平凹先生在《紫阳城记》中说:“上完三百六十阶,才见斗大一块城。”就是用他人之语形容紫阳县城之小,不知这是紫阳之丑,还是紫阳之美。紫阳县城确实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城。城里是座山,山上是座城,进了城就是进了山,进了山也是进了城。紫阳人极其聪慧,机智幽默,诚实厚道。紫阳有好听的民歌,有好喝的茶叶,与外界的朋友们谈到紫阳时,我们总是以“茶乡”“歌乡”为自豪,并以此附加许多虚浮的溢美之词。
  严格地说,紫阳县城并不是我引以为荣的地方。在一个没有任何造型特点的山头上建城,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的就是许多无奈,许多遗憾。建筑凌乱无序,房屋互相拥挤,高低错落,土房、砖房、瓦房,夹杂其间。房屋们挤来挤去,穿城而过的街道就狭小了,县城的马路都是断头路,不能贯通。县政府就坐落在一个断头路的地方。外地来的客人问路,县政府在哪儿,居民们就回答说:沿着大街往前走,走到无路可走了,就到县政府了。而最大的遗憾就是县城没有广场。截至2007年,紫阳县城是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广场的县城。没有广场,就是没有中心。这与久负盛名的“茶乡”“歌乡”毫不匹配。
  居住在山坡上的居民,出行就变得非常困难了,他们终年面对的,全是一条条交错纵横、拐弯抹角的羊肠小道。小路上没有路灯,夜晚行走,通常是借助路边人家的窗户透出的灯光。于是,手电筒便成了紫阳人家中的必备之物。如果忘记了带手电,夜归人只有打开手机,靠显示屏上的微微光亮照明引路,这几乎成了小城的一大独特景观。也许是每天上山下山的缘故,造就了紫阳人顽强坚忍、乐观豁达的性格。我离开紫阳十多年来,每次回家都在寻思:县城什么时候才能变个样子?
  但是,这次回紫阳,是十多年来故乡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县城有了广场!
  修建广场,对紫阳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广场面积30亩,搬迁了12家机关单位,52户居民。从众多设计方案中精选出了最适合山城地貌的一种,吸收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造型美观、大方实用,并有机地将购物中心、停车场、地下通道融为一体,实现了娱乐休闲与商业贸易的一体化,呈现出多元的现代风格。
  然而,广场建设只是紫阳县众多建设项目中的一个亮点。县城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一项置县500年来最大的一次扮美工程——打造全国唯一的板石城。紫阳有丰富的板石资源,使用板石创造已有几千年历史。紫阳民俗小区至今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板石古民居,历来是美术界人士的写生基地。县委书记罗雪健说:“欧美人不远万里来买咱们的板石建别墅,咱们为啥就不能就地取材用板石建县城?全中国还没有一个这样的县城!建设板石城,最能宣传紫阳产品,彰显紫阳特色。”从前年到今年,紫阳县“板石城”建设几乎每月都有项目开工和完竣。按照规划,将在5年内集中完成6亿元投资。县长王晓江说:“人民政府,就是为人民办实事的。我们有能力把紫阳县城建设得光彩照人。”
  而今的紫阳县城,断头路打通了,成了循环路,街道不再是死路一条。往年的羊肠小道不再是一片泥泞,而是青一色的石级。所有的小路都装上了路灯,彻底告别了手机探路的黑色幽默。一个充满了地域风情和现代文明的紫阳县城正在崛起。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