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11年前,“人民诗人”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金东区的畈田蒋村;25年前的1996年5月5日,他永久地搁下了手中的笔。但是,他的诗作至今仍被人们喜爱着、诵读着。
诗人的作品为什么能永葆文学魅力?5日下午,中国诗歌学会、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和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在浙师大举办了“艾青诗歌与时代精神圆桌会”,让诗人和诗评家们为读者“导读”艾青。
晓雪(著名诗人、评论家):65年前我在大学毕业论文里就系统评论了艾青的诗歌。艾青一辈子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与革命同脉搏,与人民心连心,用自己的全部作品,以战斗的姿态和充沛的激情,从不同的角度,新颖、独特而又强烈深刻地表达出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心声。
著名诗人、评论家晓雪。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李少君(《诗刊》社主编):在诗歌中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艾青是做得最好的,他使用了大量的新的意象——像火把、野火、太阳、黎明等代表光明的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没有的。留学生涯还给他带来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浪漫主义的情怀,他的作品中综合体现了浪漫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影响。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刘向东(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艾青是第一位完善了中国新诗的诗人,他的诗歌非常忠实地发现、见证、表达、命名和确认了时代,举起了中国新诗有别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美质的大旗。现代许多新诗会被质疑“不是诗”,但是,没有人会怀疑艾青的诗不是诗。
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梁平(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在有的诗人的写作中,我们很难找到他的精神向度和精神谱系,但是在艾青的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鲜明的精神向度和精神谱系,其内核就是祖国、土地、人民。我们要让艾青的精神向度和精神谱系成为当代中国诗歌创作的标杆。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平。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李润霞(南开大学教授):艾青有着“无适俗韵”的真性情,他讴歌真善美,痛恨假恶丑,不是和稀泥的人,而是有底线的人,爱憎分明是他人格的集中体现。
南开大学教授李润霞。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何言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艾青有着强烈的“战士认同”,能深耕于时代,而不是游离于时代,反映的是土地、光明、正义、族群这些人类永恒的价值情感的主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把握艾青诗作中的时代精神,比如《我爱这土地》里的土地是被暴风雨击打(异族入侵)的土地,而现在我们还要关注土地上的生态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新诗诞生已有100多年。艾青先生是现当代中国诗人当中,创作持续时间最长、作品最多、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重要作品。他的作品已经成为我们诗歌精神世界上的美学坐标,中国未来的新诗发展也要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力量。
国际上对艾青的作品评价日益提高,有学者将他和聂鲁达、西特梅克誉为20世纪的三大人民诗人。我们要把艾青研究放到中华民族在20世纪大的历史进程和20世纪世界左翼诗歌,特别是人类进步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进行,研究他与时代的关系,与人民的关系。这是中国诗歌界的责任。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主办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