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汇总(共50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45    更新时间:2021/5/15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

 

标    题:关于进一步提高“七五”普法工作实效的提案

提 案 者:县政协提法委(4412018   

案    由:自“七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认真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以“法律六进”为载体,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为基础,以推进依法治理为主线,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措施,不断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为建设美丽富裕和谐新紫阳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虽然普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在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普法过程中形式主义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不浓,对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理解不深刻,对学法用法、依法行政认识还不到位,对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目标、重点对象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认为普法教育是软任务、软指标,存在着“普法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重形式、轻效果”等现象,“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在一些部门单位还未完全建立落实;二是普法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普法内容缺乏针对性宣传中多数涉法部门都是摘抄法律条文,印制成法律宣传册或宣传单,在宣传日进行分发,对普法对象的法律需求研究不够;形式上多采取咨询、发放资料、以会代训等方式进行,侧重于对法律条文的单向传授与灌输,片面追求普及了多少人、搞了几次宣传活动、发放了多少资料,普法内容比较空洞乏味,缺乏趣味性和新颖性,难以调动群众的学法积极性;三是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虽然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法治教育课,但教育实效性差,未成年人对法律敬畏感不足四是普法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县是一项长期任务,全县司法系统建设还没有完全理顺,且基层人员变动频繁,工作没有连续性,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普法工作的持续推进。同时,普法经费落实、普法工作考核还需进一步加强。

建    议:

2020年是实施全民普法35周年,也是“七五”普法的收官之年。为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提高普法实效,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认识再提高。一要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站位。要进一步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严格按“七五”普法规划抓好落实,特别是对“以案释法”制度、普法评价体系等工作要加快推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首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县上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二要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和“谁主管谁普法、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县普法办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工作指导,注重群众法律需求、提高普法宣传针对性。在坚持开展各类法律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的同时,充分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探索实施“菜单式普法”,群众需要什么法律就宣传什么法律,需要什么法律咨询服务就提供什么法律咨询服务,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实效再提升。一要创新普法形式。要将普法教育与法律服务、法律援助进一步结合,在开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结合调解个案、援助实例,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进一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队伍,开展司法、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整理、编辑和社会发布等工作,通过生动的案例宣传来提高群众学法积极性;二要根据“七五”普法确定的重点对象,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者这几个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对群众的法律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难点问题和热点事件开展普法,如婚姻家庭、社会治安、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开展普法,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疑难问题,将普法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三、机制再完善。一要加强部门联动。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牵头协调责任,充分整合各单位普法宣传资源,整体谋划、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全县普法宣传活动。各普法责任主体要切实承担起普法责任,健全法治机构,落实人员力量,将单位普法工作融入全县普法工作,做到分工合作、步调一致,真正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二要完善考核机制。建议将各镇各部门依法行政情况、群众守法情况、社会治安情况等刚性指标纳入实效考核,真实地反映普法工作开展情况;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县政府要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普法经费的要求,加大普法经费投入,为普法工作提供保障,建立普法经费动态增长机制,适应普法工作发展需要。

审查意见:县司法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

 

标    题:关于加大优秀村干部招考录用力度的提案

提 案 者:汉王镇政协联络组13659158789   

案    由:近年来,陕西省每年从优秀村干部中为贫困县考试录用乡镇公务员,使许多为农村基层工作作出突出贡献、有能力、有丰富基层工作验的优秀村干部,通过考试得到施展自己智慧和才华的机会,同时也为乡镇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基层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还从大学毕业生中为乡镇招录了一定数量的公务员然而,这些通过招考的公务员大多在乡镇工作不到一两年不是被借调就是被调走,乡镇干部不足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进一步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建议县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相关政策拟定招考方案能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到乡镇事业单位。

建    议:

一、扩大录用范围:建议招考乡镇事业单位干部人选从村两委主要同志扩大到村副职、村文书共四类人员。从事村干部岗位时间不低于5年。

二、招考名额及分配方向:建议每年从村干部当中招考一定数量的事业单位人员,通过考试录用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合,明确岗位待遇及期限,激发干部稳定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干事热情

审查意见:县委组织部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

 

标    题:关于新建金川汉江大桥的提案

提 案 者:双安镇政协联络组13484693799   

案    由:随着541国道的即将建成通车,对汉江上游国道沿线的城关、双安、汉王三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541国道紫阳境内汉江上游段是沿城关镇、双安镇、汉王镇修建,与汉江对岸的焕古、东木两镇隔江相望,目前沿江两岸三镇群众只能靠渡船往来,一到汛期河道涨洪时段,两岸群众基本无法通航,严重阻碍了双安、焕古、东木三镇5万余群众的出行和商贸流通,更是严重制约了焕古、东木、双安三镇的旅游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

建    议:

为进一步改善沿线群众的出行和商贸流通,加快双安、焕古、东木三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通江北片区的交通瓶颈,建议县政府将金川跨汉江大桥列入“十四五”规划予以实施,早日实现双安、焕古、东木三镇5万余群众的“交通梦”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战略。

审查意见:县交通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4

 

标    题:关于改造拓宽金(川)五(林)路的提案

提 案 者:双安镇政协联络组13484693799   

案    由:金五公路全长11公里,始建于1996年,2007年实施路面硬化工程,是沿线的白马村、桐安村、三元村、林本河村群众“交通生命线”,更是对双安镇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始建公路时资金、技术有限,导致该路等级低、路面窄,仅能勉强保证群众基本通行,安全隐患极大。随着541国道即将建成通车,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物质文化需求日渐增大,加上白马村旅游区和桐安村黄家纸厂旅游景点的规划及林本河村储家祠堂廉政教育基地的打造,改造金五路已迫在眉睫。该路改造拓宽后,将彻底打破制约沿线群众出行、经济社会和文化旅游发展瓶颈。

建    议:

为满足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结合乡村振兴实施战略,建议县政府对金五路进行拓宽改造,提高公路等级,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审查意见:县交通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5

 

标    题:关于健全我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提案

提 案 者:洄水镇政协联络组18992507555   

案    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县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用行动共同筑起了防控疫情钢铁长城。大疫即大战,这既是对我县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验。

存在问题:

(一)应急机制和监测预警被动滞后。县级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缺乏结合实际的细则,过多依赖上级决策缺乏实践演练。缺乏科学系统的疫情监测、评估和预警决策支持,影响到应急的快速部署。

(二)公卫设施和专业队伍投入不够。全县公共卫生基础建设薄弱县级医疗机构对新发传染病诊断、救治,以及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县疾控中心检验设备陈旧老化无专门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病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平衡,各镇卫生发热门诊

(三)医疗物资和应急储备极度短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传染病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短缺,供应不足,特别是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资以及消杀灭物资严重紧缺

(四)自我防护意识不强和社区管控能力弱。城镇移民安置点社区治安、便民利民、劳动就业、特殊人群等社区服务方面还未起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漏洞,流动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信息不精准,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弱,难以一呼即应。

(五)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需加强。突发疫情面前,宣传引导还不够群众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恐慌。疫情突然爆发群众对公共卫生专业知识缺乏,对新型病毒及其防护措施的了解不够,难以做到科学有效防护。

建    议:

(一)突出应急优先,构建条块联动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整合现有突发公共事件指挥和组织网络处置资源信息资源建立统一、规范、科学、高效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优势互补的应急保障系统;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反应灵敏的应急防控系统建立完善应急预案,有效连接防、控、治三环节,建议每年开展1-2次培训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能打赢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公共卫生硬件设施。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设施投入机制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全额预算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工资。建设疾控中心实验楼,更新设备,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加快县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建议在向阳镇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传染病专科医院。加快县中医院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配备医疗设备。改扩建县“120”急救中心,补充医护人员,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实施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力争2年内各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达标。

(三)加强人才引进,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县疾控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制定疾控队伍建设规划,按 1.25/万人比例核定疾控人员编制,扩大县级公立医院备案制数量,全县卫技人员总数达1800人左右。制定灵活的聘用、培养、引进人才激励政策,适当降低招聘条件,每年招聘100名医学专业人才,落实一次性安家费政策,确保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稳定。建立公共卫生人员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各种进修培训、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年轻疾控专业人员的培养,择优选拔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梯队,适应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

(四)坚持平战结合,构建完善的应急调配体系。完善应急物资的监管、储备、调拨和配送体系,县级医院要有医用物资储备场所和计划,“宁愿备而不用,绝不用而无备”规划建设应急医院采取部分永久式和装配式集合,为改造扩建留有余地也可兼做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病研究中心、疗养院等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把关口前移到社区卫生服务点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点集中诊疗医院、疾控中心与病人之间的监测联络渠道和急救调度体系。

(五)加强社区治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进网格化管理。加强农村、社区等防控能力建设,推进智慧社区乡村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坚决克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召开社区网格化建设推进会,结合社区村委会架构,建立“片长+组长+楼长+家长”的基层网格体系,将社区信息全部定位于每一个网格单元明确网格的负责人员、主要职责和工作规程,建立定期网格责任巡查制度常态化的监测预警、医疗防护和保障服务等第一时间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更多元的公共卫生防控治理手段,培育更多元的社会团体和志愿群体,激发更多创新性的众包众筹和志愿活动。

(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行全民公共卫生科普运动。倡导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杜绝食用野生动物,营造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倡导绿色健康出行,提升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服务品质。加强对公共卫生防护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和社会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卫生防的意识和能

审查意见:县卫健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6

 

标    题:关于推进丧事简办的提案

提 案 者:双桥镇政协联络组13992593111   

案    由:随着我县移民搬迁工作的持续推进,农村大量人口聚集到集镇或村级安置点,在集镇或者安置点无序办理丧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加强我县集镇及安置点殡葬简办工作是当前农村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

存在问题

(一)集镇殡仪馆使用率低,无序办丧干扰居民生产生活。17个镇已建13所集镇殡仪馆,开张使用11所,但受群众观念和殡仪馆功能等因素影响,集中在殡仪馆办丧事不到10%。搬迁后人口增多,不推行集中简办丧事,长期无序办丧,将会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

(二)铺张浪费严重,成为群众经济负担。当前农村丧事宴席依然存在规模大、标准高,部分群众讲排场、搞攀比。每起丧事少则十余桌,多则100余桌,每桌价格均在500元以上。加上采购的其它物品,每起丧事最低支出3万余元,多则十万元以上。同时,随礼份子钱较高,少则两百元,多则过千元。

葬习俗不改影响新民风建设受千百年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办丧事扎纸人纸马、焚烧纸钱、送纸花圈、风水先生看地、做道场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与厚养薄葬的新民风背道而驰。

)散埋乱葬现象普遍,浪费土地污染环境。当前,县内普遍实行“土葬”,土葬选址完全是靠风水先生决定,没有规划,占地面积大,分散零乱且可能造成生物污染或人为污染。扫墓祭祀仍然以烧香、烧纸钱、点蜡烛、燃放鞭炮等方式为主,成为春节及清明前后最突出的山林火灾隐患。

(五)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部门联合执法合力未形成。村(社区)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但在引导群众革除丧葬陋习,文明节俭办丧事中,执行章程不严格,作用发挥不明显,职能部门在制止封建迷信活动、大操大办等行为方面存在宽松软现象。

建    议:

革除传统殡葬习俗倡导厚养薄葬文明新风将殡葬改革作为当前新民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殡葬法规知识殡葬改革简办的意义,倡导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引导群众集中办丧、文明治丧。为加强环保,推行将送纸花圈改为送一束菊花,严禁燃放烟花礼炮、焚烧纸钱,禁止看风水、做道场,禁开展不文明的演艺活动,办理丧事时间不超过3天。

加快公墓和县城区火葬场建设,推行火葬限制土葬。采取“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以集镇和中心村为单位规划建设1至2处标准化公墓,实现集镇和中心村全覆盖。促使县城区火葬场尽快投入运营,积极引导群众办丧事遗体火化后集中统一安放,达到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的目的。

加大集镇殡仪馆建设力度,推行集中办丧。加快集中办丧配套设施、服务能力建设,新建毛坝、东木、双安等集镇殡仪馆,完善汉王、麻柳等集镇殡仪馆,争取社会投资,逐步规划中心村殡仪馆,将殡仪馆作为该辖区集中办丧的主阵地,由红白理事会监督管理。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降低各项开支,取消宴席、改为自助餐,每餐人均不超过30元,严禁饮酒,禁止超范围收礼,礼金控制在200元以内,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科学制定优惠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制定殡葬改革相应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调动广大群众自觉执行殡改政策的积极性。比如凡是集镇规划区群众在殡仪馆集中办丧事的,一次性奖励丧属500至1000元(奖励所需资金在镇村环境整治费用中列支),鼓励社会有序建设各类丧葬设施,对作用发挥好的农村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对模范执行殡葬改革政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凝聚监管合力,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一委”在推动殡葬简办改革中的带头作用,发挥红白理事会在推进葬简办一线的核心作用,正面宣传殡葬改革简办的重要意义和殡葬法规知识。将集中办丧和公墓建设作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年度考核。民政、公安、环保、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殡葬改革工作格局,及时解决殡改简办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审查意见:县民政局主办、县文明办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7

 

标    题:关于加强搬迁安置社区后续管理的提案

提 案 者:瓦庙镇政协联络组13992547222   

案    由:“十三五”以来,紫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改善人居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战役和重中之重,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要求,累计实施搬迁19279户64168人,其中200人以上的安置点52个,共安置14076户48991人。农民从大山里搬出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适应力不强、融入度不足、生活不习惯”才是当前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如何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适应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是当前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配套仍需持续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虽已配套相应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但随着搬迁群众的大量入住,综合保障能力凸现不足。一是集镇安置社区在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社区文化广场、公共停车位、卫生室、幼儿园、供水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居住人口规模相比总体呈现不足,监控、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覆盖不全面;二是农村社区安置点基本解决了门前道路硬化,但部分安置点在给排水管道、垃圾回收、污水处理、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完善提升空间仍然较大。

(二)适应新环境需强化引导和管理。安置点搬迁户来自农村,长期居住的多为老年人,他们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对新环境适应过程较长,对社区生活不习惯。如部分搬迁户存在乱堆乱放、乱扔垃圾、随意占用绿化带等不文明行为,不爱惜公共设施,造成公共服务设施损坏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搬迁群众只要求社区为其提供服务,对社区管理有抵触情绪,认为安置点是“政府修建的”,社区管理就是政府的事情,有问题就找政府。同时,也存在搬迁户中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如不加社区强管理和搬迁群众的引导,将会对小区日常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诸多隐患。

(三)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需拓宽渠道。安置点社区常年居住人口主要是“三留守”群体,主要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特色产业效益不明显,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健全。农户过着“两头跑”的生活,白天赶到数里外原居住地耕种农田,晚上回到安置区。且一些年老体迈的老人,生活来源主要靠微薄的养老金、临时救济和少量的惠农补贴养家糊口,搬迁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建    议:

(一)发挥组织优势。要想改变社区的面貌,关键在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500户以上新设立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单独成立党组织,隶属所在镇党委领导,党组织书记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 (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搬迁群众在社区享有均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全面采集安置点党员信息,加强对社区党员的管理,通过成立党组织、挂靠相邻村(社区)党组织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创新区划管理。按照安置社区规模大小,建议分新设、联合、挂靠三种类型规范管理,即500户以上人口不少于1000人的新建村(居)民委员会,500户以下人口少于1000人的与所在行政村融合建社区对于100户以下的直接挂靠所在村委会管理,以增设村民小组的形式,并入村级组织。联合建立和挂靠后的村(社区)委会需要增加村干部职数,确保村(社区)委会日常工作和社区管理工作两不误、有序进行。对于特困交钥匙工程,可通过政府买单,交由安置房所在村负责管理,安置点可设管理人员1名,以公益岗位形式落实保洁人员,数量根据安置点户数确定。

(三)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快移民搬迁新社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按标准建设办公、服务、活动等相关功能部室及设施。完善社区水、电、路、讯、排污、环卫、公厕等基础配套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合理配建农贸市场、停车场、公益性公墓等服务设施。二是增加普惠性教育资源,推进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室建设;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布局安置区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三是加快研究出台安置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100 户以上的安置区应成立业主委员会,组建或引进物业公司提供市场化服务,确保社区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四)拓宽致富渠道。一是发展产业带动增收。利用社区和周边资源优势及原有的产业基础等,支持发展安置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将经营性资产与各类经营主体联合发展所有制经济。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搬迁群众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等流转或入股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原有资源,有效推动新型市场经营主体与搬迁群众建立形式多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搬迁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二是免费技能培训全覆盖。加大搬迁群众技能培训力度,做到搬迁家庭新增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搬迁家庭实用致富技术培训、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培训、搬迁家庭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再就业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群众熟练掌握项实用技能,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 1 人稳定就业。三是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积极承接引进毛绒玩具生产、服装制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壮大社区工厂规模,提升新社区工厂带动就业能力。四是加大社区公益岗位开发力度,适当放宽公益岗位人员年龄标准等条件,确保每个安置点有3名以上公益岗位人员,为当前村代管社区提供必要的保障。五是由政府搭建平台,引导支持传统手工艺产品生产加工,并做好收购销售,把部分年老体弱、无法外出、有手艺的闲置人员发掘出来作用发挥好,既能将紫阳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和宣传,又能增加搬迁户家庭收入,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确保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稳固脱贫。

(五)激发内生动力。一是在尊重社区多数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制定新移民搬迁社区村规民约,为社区群众提供普遍认同的行为规范和约束准则二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文化长廊、文化广场等形式加强新民风文化宣传,树立文明新风;三是规范运行社区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扎实开展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等“六大活动”,强化社区治理四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在新移民搬迁社区广泛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好婆婆”“致富能人”“自强标兵”和“最美家庭”等,用身边事引导身边人,引领社区文明新风尚。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8

 

标    题:关于加大回乡创业人士扶持力度的提案

提 案 者:界岭镇政协联络组13484693799   

案    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坚定不移推动返乡创业,充分激活了紫阳发展新活力。

存在问题

返乡创业业主存在“观念”障碍。在产业内移的大趋势下,我县大多数在外业主都明白迟移不如早移,必须及早做出选择。但在选择返乡还是落户他乡的问题上,显得迟疑不决。一方面,他们受当年“走出去”时的心理影响,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重新回到本乡本土脸上无光;另一方面,他们常年在外打拼,对县里优惠政策的落实、投资环境的改善缺乏足够认识和理解,对回乡创业能否顺利实施并成就一番事业持怀疑态度。

)县内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协调。少数部门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上,强调以部门法律法规为依据,避实就虚、重管理轻服务,损害了政府亲商重商的良好形象。二是监管不力。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欠佳,办事效率不高,简政放权政策执行不彻底,返乡创业企业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三是居民素质不高。一些地区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返乡创业项目强揽工程、阻工、扰工,敲诈业主,部分群众唯利是图,在征用土地、利用资源等方面漫天要价,让返乡创业项目“胎死腹中”。

)返乡创业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一是对引导返乡创业工作没有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单纯依靠县招商服务中心、县工商联等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社会团体、民间协会的综合功能和作用。二是返乡创业的融资渠道不畅,业主资金周转困难。三是少数镇对返乡创业缺乏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对返乡创业企业和实体缺乏应有的评价机制,一些镇以“饥不择食”的态度实施产业承接,致使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企业返乡立足,带来诸多隐患和遗留问题。

)引导返乡创业的平台建设还不完善。一方面,我县集约用地,捆绑投入,对硒谷工业园区和“飞地园区”进行了精心规划,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但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落户返乡创业企业的需求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园区建设投入不足,标准化厂房建设不能满足中长期发展目标需要等。另一方面,一些镇产业园区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没有明确发展目标;有的不按国家法律和政策审批用地,存在未批先建,造成返乡创业企业违法用地,引发群众信访问题;有的镇对承接返乡创业仍停留在口号上,缺乏实际行动,引导返乡创业没有出实招、见实效。

建    议:

)重视宣传教育,实施“政策洗脑”,营造“还巢”氛围。一是建立外出创业人才信息库,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紫阳籍在外成功人士摸底和调研,搜集我县在外各领域成功人士信息,通过每年邀请部分在外创业人士参加迎春座谈会、表彰优秀返乡创业人员、县级领导叩门招商、定期发送慰问短信和政策宣传消息,激发返乡创业热情。二是加大对我县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推介我县综合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和成效。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推介,让全县广大在外业主知晓政策、打消顾虑,增强回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三是强化对我县有发展前景项目的宣传推介,切实做好项目论证和包装,以特色项目吸引在外人员回乡兴业;注重在外创业人士爱家乡、爱紫阳的情感沟通,不断增强他们建设家乡、发展紫阳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推进园区建设,全力“筑巢引凤”,搭建“返乡平台”。一方面,要加大硒谷工业园区和“飞地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体系,争取我县列为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和返乡创业的重点县,为引导返乡创业、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引导各镇依法依规开发产业园区,将引导返乡创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一体化工作有机结合起开,促进返乡业主安心投资、顺利创业,实现企业、政府、群众多赢局面。

)优化营商环境,投入“真金白银”,改善投资条件。一是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制度规定,规范部门监管行为。要对返乡创业企业和实体实行“特别保护”,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严格规范部门执法行为,降低返乡企业准入、查验门槛,为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县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深化“放管服”,简化审批和办事流程,完善“一站式”服务条件,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要切实兑现优惠政策,树立公正、公平、公开的执法、执政形象。三是强化专项整治,严查侵害返乡创业业主利益行为。要加大对阻工、扰工、敲诈等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杜绝侵害返乡企业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加强公民法制和文明素质教育,创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健全机制体制,激活“归雁经济”,形成“雁阵效应”。一是出台紫阳县支持返乡创业工作实施意见。意见中要明确返乡创业企业的准入标准和对返乡创业业主在用地、资金、医疗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意见中要健全上下一致、多方协作的联动机制,重奖引导返乡创业的有功之臣,调动各镇、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整体合力,营造“人人参与引导返乡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健全服务承诺践诺机制。通过公开承诺践诺,接受业主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促进职能部门切实为返乡创业业主排忧解难,为民营经济发展献策出力。三是健全返乡创业投融资机制。要加大县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措施,坚定业主发展信心,激发返乡创业热情;加强与贷款担保公司和银信部门的协调,畅通返乡创业贷款渠道,帮助返乡企业渡过资金周转难关;积极鼓励支持成立民间融资组织,调动民间资本参与返乡创业的积极性,扶持返乡产业做大多强。四是健全返乡创业评价机制。围绕打造“富硒紫阳”品牌,重点引导生态环保、绿色农业、康养医疗等业主返乡创业;要立足高新产业,积极引导业主返乡开发新型产业和高科技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格准入标准,认真实施环保评估,坚决杜绝“五小”企业返乡落户。

审查意见:县人社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9

 

标    题:关于充分发挥苏陕扶贫资金效益的提案

提 案 者:毛坝镇政协联络组13409153888   

案    由:苏陕扶贫协作工作的开展,对帮扶贫困村产业市场主体及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但在产业建设方面,苏陕扶贫资金只投放给市场主体,真正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范围较小,全面推动农村农业产业发展功能不足,对巩固贫困群众脱贫成效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议适当放宽苏陕扶贫资金投放范围,将苏陕扶贫资金向农村家庭农场和农业大户倾斜,带动农村农村产业发展。 

建    议:

1.对农村家庭农场及产业大户开展摸底调查,掌握种养殖规模及带贫增收效益带贫能力明显的给予资金支持,并适当提高苏陕扶贫帮扶资金投放额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加强对家庭农场及产业大户生产技术指导,提升其种养殖水平和管理能力。

2.完善苏陕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加大苏陕扶贫资金监管使用,防止资金流失,确保发挥效益。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0

 

标    题:关于加大集镇公共活动场所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提案

提 案 者:麻柳镇政协联络组13891508100   

案    由:随着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迫切需要保障身体健康的场所和设施。特别是近几年,在全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一大批农村群众搬迁到集镇居住,集镇的人口规模和体量成倍增长,新老人群更加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来保证其锻炼健身和从事一些文体活动,但目前大部分镇除当地中小学校有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场所之外,没有专门供群众茶余饭后或业余时间锻炼健身和开展文体活动的相应场所和设施,一部分爱好运动项目的中老年人只能用打牌赌博或酗酒滋事来打发时间,这样不仅是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一大隐忧,而且是一个地方培育新风正气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鉴于此,亟需县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在各镇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设一定规模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场所和文体健身设施 

建    议:

1、科学规划选址。充分征求集镇群众的意见,选择合适的地点,根据集镇人口规模和发展需要,规划一定规模的群众文体活动中心、群众生活广场及配套设施设备。

2、合理投资建设。县政府根据各镇的实际需要,分批争取项目,分期安排资金,指导督促各镇按照规划设计,建成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中心和群众生活广场,配齐相应设施和器材,让广大集镇群众有锻炼健身和开展文体活动的环境和场所。

3、注重维护管理。项目建成后,当地政府和社区居委会要分别明确管理责任,落实专人、建立相应管护制度,进行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体生活需要。

审查意见:县自然资源局(县搬迁办)主办、住建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1

 

标    题:关于修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殡仪馆的提案

提 案 者:东木镇政协联络组15209154099   

案    由: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乡镇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在集镇新建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社区,解决贫困户住房保障问题以东木镇为例,现已搬迁至集镇897户3380人,但由于没有公益性殡仪馆,搬迁群众家中如有老人去世,只能在集镇广场办理丧葬事宜,特别是从去年以来,搬迁户的旧房已全部腾退,群众只能在社区公共场所办葬礼,群众对此反响很大,强烈要求修建公益性殡仪馆。

建    议:

还未修建殡仪馆的各镇搬迁社区纳入易地搬迁后续公共服务配套,修建公益性殡仪馆。

审查意见:县民政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2

 

标    题:关于加快我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红椿镇政协联络组15929156416   

案    由: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大,但旅游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2019年,我县接待游客达10余万人次。所以,发展全域旅游正当其时,可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加快实现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建    议:

一、扬优成势,形成战略。全域旅游是旅游+的概念,旅游发展战略的确立,关系到全县全域旅游工作,往哪走、怎么走、能走多远。目前国内旅游城市中,海南的琼海就提出了“打造田园城市、构建幸福琼海”的战略。桂林提出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战略。婺源打造的“中国最美丽乡村”的战略,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要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我县全域旅游战略,这是方向性的问题。我县优势在绿色生态,焕古硒茶小镇-文笔山(真人宫-紫阳阁)-北五省会馆-茶山等区域也一直在推茶文化,擂鼓台景区的秀美也冠绝陕南、可以考虑“道家福地、绿色家园”以绿色生态文之美为战略核心,深入挖掘紫阳道教文化特色和紫阳茶、歌文化之美。所有的旅游产品包装、旅游推广策略,都应围绕这一核心来开展,主线明晰。

二、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要发展全域旅游,必须要有完善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一条由包茂高速紫阳出口直通擂鼓台景区的旅游快速路、是我县发展旅游产业的重中之中。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期,应多考虑在旅游快速路沿线,建设乡村旅游的景观点。各景点通过旅游快速路串接起来,与现有的交通网相融合,解决关键节点,汇成旅游交通网。

三、精准营销,扩大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要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符合我县县情的精准旅游营销模式。如同一家企业要卖好一个产品,生产之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明确产品的目标客户,分析好竞争对手,根据客户的购买心理做好产品定价,确定好分销的渠道和促销的方法。综合以上这些因素,确定产品要达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营销战略,应区别“营销”和“促销”之间的差别。要积极发挥现有旅游公司的专业性,确立适合我县县情的旅游营销方案,然后,围绕营销方案来开展工作。我县当前的区位和交通状况下,在确立旅游产品推广区域时,一定要有的放矢。综合县情,建议目前主要选择的客户群体应以自驾游游客,户外体验观光俱乐部为主。其次是远接西安、汉中、达州等地的旅游市场,近接瀛湖、香溪洞等景区的客源,然后通过外联,与全国各旅行社建立良好关系,特别是各地接旅行社。

四、培养人才,强化队伍。要发展产业,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现有旅游公司职能,切实整合起全县行政资源,形成一个执行力强、肯干事、专业素质高的团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高级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在社会保障、子女就业、就学等多方面给予关照。同时还要加强旅游职业教育、培训,自己培养一批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保障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应用好党校干部教育平台,在每年一次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集中培训班上开设发展全域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专题,为做好全县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打下群众基础的。

五、加强扶持,推动创业。在优化产业扶持方面,一是要加强政策扶持。产业发展有其周期性,要确保各个周期产业政策的持续性。不断的推动全社会参与旅游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二是加大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扶持。要加快县内金融体制的创新,除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外,引入其他各类股权形式的金融服务机构,降低金融门槛,解决我县文化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大对县域文化企业和返乡创业人员的金融扶持力度,推动全域旅游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审查意见:县文旅广电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3

 

标    题:加强城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提案

提 案 者:陈 勇县政协常委、提法委主任13992506390

焦  峰(县司法局副局长)13909155933

王  珩(县法院助理审判员)15353351018

兰俊华(县检察院副院长)13509153988

彭友虎(瓦庙镇党委副书记)13992547222

邓存军(洄水镇党委副书记)18992507555

李  鹏(红椿镇党委副书记)15929156416

秦  涛(东木镇党委副书记)15209154099

杨  波(蒿坪镇党委副书记)18909158310

程  锐(毛坝镇党委副书记)13409153888

彭  杨(界岭镇党委副书记)18991539368

梁禹军(洞河镇党委副书记)13484692000

案    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强城乡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实在。但是,在改善城乡通行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顺畅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城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不清晰、不醒目、信号设施不完备的问题;车辆驾驶员遵规守法意识不强,时常出现人车抢道、随意变道、随意停车、不礼让行人等违规违法行为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加大了交管执法难度。加强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建设,有助于规范居民出行习惯和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紫阳这样道路狭窄、弯道多、岔路多的情况下显得更加重要。

建    议:

一、加强县城交通标志标线建设与管理。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群众的集聚中心,也是展示紫阳对外形象的窗口,完善县城交通标志标线是管理所需人心所向。对紫府路、河堤路、环城路设置标志规划标线,尤其在东三岔路、新华书店三岔路口、河堤路三岔路口、高速路引线桥路口等人车混行路口要规划出路面标线,各类禁止标线、警告标线、指示标线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设置,做到规范、齐全、鲜明,为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提供保障。

二、加强集镇与通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建设。结合全县“七城联创、三级同创”工作开展,加快集镇、移民安置小区以及通村公路的交通标志标线建设力度,重点做好停车位规划、交通路口指示牌、安全提醒标志牌、村道指引牌、干路和支路指路标志、地点方向标志的设置。可以采取建设示范镇、示范村、示范路的方式逐年推进。

审查意见:县住建局主办、县交通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4

 

标    题:关于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提案

提 案 者:张紫文县政协常委、县发改局副局长13891585820

陈义朝(县政协常委、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   

案    由:紫阳位于秦岭南部、大巴山区,境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中药材资源1000余种,植物类260余种,动物类、矿物类药源也很丰富,品种数量在省市均占有较大份额,主产中药材有厚朴、天麻、猪苓、党参、吴茱萸、枳壳、艾草、半夏、黄柏、木瓜、大黄、桃仁、金钱草、何首乌、夏枯草等等,素有“秦巴药乡”之称。

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紫阳县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实施分工方案》要求,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厚朴、天麻、猪苓、丹参等为主的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产品销售链条。截止目前,全县累计种植厚朴30万余亩、艾草15000亩、天麻3000亩、猪苓5000亩、重楼2000亩。共有高桥继锋、界岭旺汪、蒿坪安紫富硒等中药材合作社19家,以及初具规模的普方、鼎翔、世红、华会等7家中药材企业。

虽然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已具备一些基础要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比较中药材种植大县强县,以及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前景而言,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缺少产业规划。印发的《紫阳县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0年)实施分工方案》,重点倾向于中医发展,很少涉及中药材产业发展。在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域,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专项规划,产业发展完全处于自发状态。

二是缺少龙头带动。从事中药材生产的大都是小微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弱,在技术、管理、财务等方面不够规范,诸多亟待开展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较少,企业融资难、发展慢,严重制约了县域中药材产业的长足发展。

三是规模种植较少。通过调查走访,全县除厚朴种植规模较大之外,其他药材主要种在边角地、坡地或果园,种植面积大多在3-5亩,规模较小。整体来看,普遍存在连片种植面积不大、园区基地建设滞后的问题,集群化、规模化效应难以显现。

四是专业指导不够。据了解,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中药材培训,并以人均50元的标准发放参训补助,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但总体来看,药材种植“看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药农收益不稳定,标准化种植程度不高,亟待加强一线实操技术培训。

五是品牌意识不强。紫阳中药材品类丰富、品质优良,虽然厚朴拥有较大的种植规模,但没有正式的注册商标,缺少叫得响的品牌,致使加工生产始终处于产业链下游、市场的末端。天麻等药材主要供应亳州等地,以药材原料销售为主,经济价值、产品附加值有待挖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际国内医药市场上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中药材产业突破发展,有效衔接脱贫成效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加强引导引领,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发改、农业农村、林业、财政、自然资源、经贸、卫健、人社、文旅广电、环保、招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特色、规范管理、群众自愿原则,聚焦“一年推试点、两年见成效、三年成规模”的目标,进一步细化高、中、低山立体农业布局,夯实部门责任,实行协调会商机制,切实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绘好发展蓝图。高质量编制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任务、项目。目前,县发改局已聘请陕西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开展调研,并将该专项规划列入了全县“十四五”规划体系。三是探索发展路径。在双桥、瓦庙、界岭等中药材产业重点镇当中,选择3至5个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行政村,加大试点示范推进力度。避免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哄而散的盲目发展囧局,确保一步一个台阶,不断积累中药材产业发展经验,为全县推广提供样板。四是培育产业龙头。深入落实企业帮扶“五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普方中药材、华会艾草、世红中药材等企业的厂房建设,切实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精心呵护小微企业发展,为药企排忧解难,更好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发展。

(二)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供应能力。一是科学确定种植品种。结合县域土壤硒含量检测工作,同步推进全县中药材产业重点区域土壤检测,选择适合本地生长、市场波动不大、种植技术成熟的药材品种,重点在高山区域发展林下或露地种植(特别是天麻、猪苓等菌类药材种植)。二是大力发展种植基地。充分利用林地、耕地资源,构建以“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为主的发展模式,新建中药材产业园区,培育种植大户,建设药材基地,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营效益。三是提升药材供应能力。在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形成高山区域优势产业,确保易地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引导中医药企业参与定制药园建设,逐步形成规模效应,探索建立区域药材原料供应市场。

(三)建立标准体系,打造道地品牌。一是建立标准体系。根据中药材产业实际,把握省科技厅包联帮扶机会,借助县硒产业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同全国全省重点医药企业、医疗院所开展长效合作,完善中药材种植管理和质量检测技术,共同建立紫阳道地药材种植、检测、生产、管理标准体系,切实提高产业发展水平。二是打造区域品牌。积极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建品牌的“三品”战略,对照中药材相关评价标准和制度规范,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做到不随意指挥、不拔苗助长,创建品质优良、有市场竞争力的紫阳道地药材品牌。三是大力宣传推广。结合全县招商引资工作,策划包装一批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借助农博会、展销会、洽谈会等重大平台,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招引更多社会资本来紫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

(四)拉长产业链条,促进融合发展。一是不断拓展完善产业链条。加强政府、企业、农户的对接,推动政教研、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建立辐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突破天麻等菌类药材种源外购技术难题,建设种源基地,降低药农种植成本。二是构建线上线下营销模式。依托现有覆盖城乡的电商服务平台,持续加大中药材产品的宣传推介和销售供给,有序推动中药材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建设,不断拓展销售渠道,持续扩大市场供给。三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抢抓全市建设富硒产业、生态康养两个千亿级全产业链契机,推动中医药与乡村旅游、生态建设、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全县文旅、足浴等服务业发展现状,擦亮富硒康养、足疗养生名片,积极探索与县文旅公司、远元集团等建立合作关系,在重要景点、足疗门店等场所设置销售展柜,扩大道地紫阳药材的影响力,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五)统筹政策资金,精准服务扶持。一是整合产业发展资金。统筹整合、用活用好财政、农业、林业等现有产业发展资金,在产业规划、试点示范、选育品种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强化金融服务。设立县级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金融支持力度。搭建小微企业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中药材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信贷产品,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产业长足发展。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将中药材培训纳入县农业技术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农技干部、农户开展种植技术培训,聘请种植能手现身说法,切实提高药材种植水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主办、县林业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5

 

标    题:关于加强县疾控中心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陈  梅县政协常委、县中医院检验科主任

15009152925

李正斌(县交警大队)13325351188

陈  军(县职教中心)13379154333

张朝琴(县委编办)13409150088

案    由:紫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为紫阳县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8年,2001年8月县编委批准撤销紫阳县卫生防疫站,设置紫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2015年,县编委整合县卫校、县健康教育所和县疾控中心职能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科级建制事业单位,编制27名,机关驻地紫阳县城关镇环城路中段,内设办公室、免疫科、流病科、结核科、健康教育和慢病科、地病科、检验科、财务科共8个科室。现有在编在岗2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或无职称16人。另使用编制在县人民医院专技人员2人,借调镇卫生院3人,临聘工勤人员1人。

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席卷全国,我县由于辖区内武汉返乡人员较多,六例阳性病例加密切接触者的流调工作量大,同时,在疫情期间,全县核酸检测采集,运转以及随时出现的流调工作现场流调结束后需要24小时尽快出调查报告,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连轴转,人员少,压力大,任务重,由此暴露出疾控中心运转当中的很多困难县级疾控中心承担的主要职责相比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中央编办、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资源配置标准(2016—2020年)的通知)(陕政办发〔2016〕113号)规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按1.25/万人的比例核定,按35万人口计算应核定编制44人。现核定人员编制27人,实际编制与配置标准相差甚远,有些科室(如监测科、质量控制科、卫生应急科)无法专门设置,无法全面履行疾控机构的职能职责

建    议:

一、重视县疾控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制定疾控队伍建设规划,按 1.25/万人比例核定疾控人员编制,扩大县级公立医院备案制数量,全县卫技人员总数达1800人左右。制定灵活的聘用、培养、引进人才激励政策。建立公共卫生人员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各种进修培训、传帮带等形式,加强对年轻疾控专业人员的培养,择优选拔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梯队,适应突发事件的需要。

二、优化人员结构,奠定疾控工作健康良性发展基础。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及资源配置标准(2016—2020年)的通知)(陕政办发〔2016〕113号)规定,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按1.25/万人的比例核定编制。适当降低招聘条件,每年招聘100名医学专业人才,落实一次性安家费政策,确保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稳定

三、进一步建全人才引进和培养激励机制。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意见》为县疾控中心招录医学类本科生,紧缺专业人才特事特办另行增拨一次性安家费,进一步明确防疫津贴发放标准和范围,给疾控人员一个定心丸。

审查意见:县卫健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6

 

标    题: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徐培顺(县文联副主席) 13991532768

          张忠喜(县教师进修学校)13992557278   

案    由: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县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健全政策措施,激发培养活力,强化宣传引导,优化人才环境,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但是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尤其在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卫生、教育教学、产业发展、企业管理、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等问题依然存在,并日益显现。

建    议:

确立优先发展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在全县营造出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鼓励本地人才通过深造、脱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培训机会,从教育、卫生、农林、科技、经贸等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行对口专业进修,增强其知识能力和业务水平。加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命名一批“紫阳科技领军人才”“紫阳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紫阳电商创业人才”“紫阳名匠”“紫阳教学名师”“紫阳名医”“紫阳文化名家”“紫阳企业家”等系列人才,并为其建立工作室。落实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政策规定,逐年提高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聘录用数量,依托招商引资推进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专家工作站、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等柔性引才平台建设,推动人才交流,促进供需对接。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详实调查摸底全县人才队伍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细化已有的人才奖励政策和人才引进举措,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市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配置、激励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形成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建立规范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加快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改进职称评聘办法,制定科学评聘标准,改变论资排辈、一聘定终身等现状,并破格解决优秀年轻的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定和聘用。建立一套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和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科学评价机制,确保现有人才用得好、扎住根和外来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定期研究人才工作,督促用人单位全面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协调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财政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重点在住房保障、子女就学、技能培训、薪金增长、健康服务、走访慰问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用人环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才兴业。

审查意见:县委组织部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7

 

标    题: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多元化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李沛钟(陕西康嫂家政服务公司)13909155061

          贾学平(县委党校)15991195266   

案    由:近年来,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已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倾斜,支持、促进家政服务业顺畅有序发展。紫阳县已经走在了全市家政服务行业的前列, 2017年,陕西省巾帼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会议在紫阳召开;2018年陕西省“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试点示范国际合作项目首期培训班在紫阳县举办;近年来,陕西康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在紫阳开展家政培训60余期,培训学员2000余人,解决就业岗位近500余个,依托“康嫂”有效地带动当地贫困人员及失业人员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打造了一批服务水平过硬的从业人员队伍,从事家政服务行业已经成为紫阳县贫困家庭妇女和其他无业妇女实现家庭增收的有效途径。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结合紫阳实际,为促进紫阳家政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推进家政产教融合发展,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提质,首当其冲就是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家政从业人员素质高低,决定了家政企业的存亡,更关乎民生福祉。《意见》将提升家政人员素质作为重中之重的第一条提出,要求综合施策家政从业人员素质,以提高服务质量,真正惠及民生。家政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单靠企业发力,无法取得明显效果,建议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逐步建立配套政策和相关资金扶持。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协调推进,探索“企业+学校”模式,发挥县职教中心和家政企业各自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家政企业举办职业教育,打造校企合作示范项目。另一方面,提高职业教育培训层次,探索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开设中专学历教育《家政服务》专业,开设学历教育不仅能得到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也实现学历和技能并行,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年轻的家政带头人,依托高素质家政从业人员提升紫阳家政行业服务质量。

二、推进家政企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培育家政服务龙头企业。扩容,就是要扩大有效供给,解决“找不到、买不起、用不好”等问题。虽然紫阳县的家政服务业较其他县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从目前来看,紫阳家政行业还仅限于一对一的“三嫂两员”,服务范围较窄,受益对象有限,不利于长远发展。随着家庭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对应的家政服务业也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推进“家政+育幼+养老”全面融合发展,实现“大家政服务”,从业群体与受众服务群体双向畅通,从“一对一”到“一对多”再到“多对多”的发展链条,既可以实现到家服务一对一,也可以实现单个需求一对多,更可以实现整个家庭摆脱家务、解决幼儿、老人无人看护等多元化的困境,最终实现家政服务项目“多对多”、幼儿、老人集中看护以及特殊的个体化需求“多对多”,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这种多对多的共享模式,必须依托更加规范、更加标准的服务机制和服务企业,因此,需要培育家政服务品牌和龙头企业,聚力成就品牌,最终带动整个地方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以品牌带动发展、促进发展。

审查意见:县人社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8

 

标    题:关于加强县内小区物业管理的提案

提 案 者:唐  亮紫阳县公安局13571445678

          孔祥宇(紫阳县兴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3992505585

案    由: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县城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县内各镇建设形成多个相当规模的移民安置社区,县内小区物业管理在城镇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物业管理也逐渐成为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物业管理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品位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物业管理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堡垒作用。然而在具体发展过程中,县内部分小区的物业管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业主与物业公司纠纷不断,从而进入业主欠费与小区物业管理缺位的恶性循环。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县内大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缺位。物业管理是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建设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兴行业,是维护小区内部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县城区规模迅速扩张,加之脱贫攻坚、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安居工程等政策落地推进,城区周边和县内各镇均形成了多个一定规模的移民安置社区和保障房小区,但是这些移民安置社区和保障房小区在建成入住后,物业管理服务严重滞后,大量存在无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进驻、业主临时聘用人员包揽的情况,物业管理服务的缺失导致县内一些小区内部管理混乱无序、环境卫生堪忧、治安状况复杂,严重影响了小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是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的认识不足。由于小区业主群体庞大且分散,素质、想法和做法参差不齐,部分小区居民对物业管理服务认识不足,客观存在不愿自觉接受物业公司的管理甚至拒绝物业管理服务的情况。同时,很大部分小区业主民主意识较为淡薄,特别是移民安置社区和保障房小区居民多数为进城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对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程序政策缺乏了解甚至完全不知,对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召开业主大会成立业主委员会等议程参会业主无法达到法定人数是普遍现象,业主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维护自身权益没有很好的发挥,遇到权益损害时往往到当地政府反映诉求。

三是物业管理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县物业管理队伍的总体素质偏低,物业管理普遍带有传统管理的痕迹,“管”的特征比较明显,服务意识比较淡薄,重收费、轻经营、轻服务,小区安保措施不到位、环境卫生脏乱差、物业从业人员素质低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同时,一些小区业主一旦对服务不满意就拒交物业费,其他业主怀着从众心理,观望事态发展,不主动交费,由此造成欠费之风,物业费纠纷由此产生。所以就出现物业服务企业采用收取物业管理费与充水电卡等生活必须事项挂钩的做法,以此倒逼业主缴纳物业管理费。

四是物管收费开支不透明。目前,各物业管理公司都能做到明码标价收费,但对物业服务收费的收支情况,没有执行“每年不少于一次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接受业主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的规定,侵犯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管权。

建    议:

为了改善我县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现状,增强群众幸福感,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建议如下:

发挥职能,普及县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由住建部门监督县内新建的商品房小区、移民安置社区和保障房小区在建成交付使用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及时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选聘引入物业管理服务企业进驻;对老旧小区按照政府指导与业主自治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我县城区老旧小区多为分散独立开发楼宇的实际情况,可由当地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牵头强化宣传指导,按照片区实行多个老旧小区楼宇打包引入物业管理服务,逐步实现县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全覆盖。

加强指导,积极帮助组建业主自治组织。住建房管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强化业主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和对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的认识,对有意愿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及时选派过硬人员积极参与并进行相关流程指导,帮助小区组建一支高素质、有权威、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业委会队伍;同时针对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多,无法参会影响法定到场人数的情况,创新投票方式,可采取微信视频投票、微信群网络投票等方式化解业主大会无法到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使得小区进入一种良性的管理状态,避免出现小区公共事务管理无序状态。

强化监管,全力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物价部门应会同县住建部门负责物业服务收费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的收费行为,减轻业主交费负担;同时住建房管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督促物业管理行业加强自律,及时公布服务标准、收费范围价格,特别是涉及房屋大修基金使用、公摊电费收取、物业租赁得利等情况做到全面详细公布,便于业主监督;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让业主享受到“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

部门协作,及时化解物业管理矛盾纠纷。由于物业管理服务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因物业管理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增多且部分矛盾十分尖锐,为避免利益冲突导致事态恶化,司法部门应及时为业主提供便捷周到的法律服务,依法引导,形成政府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等多元化协调解决物业管理纠纷的机制,广泛参与,对涉及物业管理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审查意见:县住建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19

 

标    题:关于天然气营业窗口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提案

提 案 者:王  雯(县政协常委、县委接待中心主任)

15229553636

案    由:紫阳气化工程是“气化安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天然气管网7.63公里,累计实现1600用户通气。大力推广和使用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新型能源,是我县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县城环境,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我县天然气缴费点仅有一家,位于城关镇楠木村一组天然气公司营业厅内,距离城区有一定距离,然而用户大都集中在城西新建小区,去营业厅缴费耗时较长,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老人办理业务更加不便,随着用户数量的上升,设立营业窗口的必要性日益突显

建    议:

一、设立服务窗口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天然气公司积极配合,促使天然气服务窗口尽快入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可接受办理燃气业务咨询、气费充值、开户以及预约点火、改装等各项基础业务。同时,天然气窗口应保证双休期间可以办理天然气充值交费等业务,让用户少跑路,提高办事效率。

二、加强政策宣传营业窗口入驻前期,天然气公司应利用微信、短信、电话等各类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用户知晓率;同时,如遇特殊情况窗口无法正常办理业务,也应提前推送信息,尽全力避免用户办理业务跑空现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业务办理,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优质的综合性燃气服务。

三、注重业务培训窗口服务人员应提前进行岗前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能迅速快捷为用户办理各项业务;多安排窗口服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用户到窗口办理业务的时间,改变营业厅里排长队的现状,使用户真正满意;设立投诉电话,如遇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情况可及时反馈。

审查意见: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0

 

标    题:关于发展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的提案

提 案 者:聂  蕊(县政协常委、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13992523238

案    由: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主要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176个村虽村村都有集体经济组织,但很多都名不符实,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活力不够,带贫益贫措施不多,效果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思路不明。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在项目选择上,信息不畅,结构单一,调控无力,盲目生产。二是领办集体经济的能人不多,绝大多数村把发展集体经济只当做平常的行政工作一样上级怎样安排,村上就怎样,没有发展规划,没有自己的主见。三是资源不足。当前,我县的村级集体资产出承接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外,集体资产中,非经营性资产占比很大,资源型资产没有很好的统筹,没有发挥效益,村级经济“空壳化”现行严重。

建    议:

一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要定位产业,因地制宜,确定发展产业,培养带头人。

二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要用活、用好财政拨付得产业发展资金,遴选好经营主体,确定好发展产业,采取土地流转、资金入股、订单回收产品等形式,让农户深度嵌入产业发展的各个链条中,形成“抱团发展”格局,多形式的创造收入。

三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要统筹好村境内的集体资源,比如: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的土地、房屋、林地以及当前宅基地腾退工作中政策范围内可暂不拆除的房屋等资源,将这些资源型资产真正收归集体并发挥出相应的效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1

 

标    题:关于加强资产收益扶贫资金管理的提案

提 案 者:邓豆豆(县政协常委、县审计局)18590936119

案    由:近年来资产收益扶贫资金在我县产业脱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为今后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打下了基础,但是近几年有3.3个亿的资产收益扶贫资金资金投放到176个村,资金量大、项目多,涉及的村和经营主体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问题、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威胁到产业产业持续发展和资金安全现阶段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经营主体经营状况不稳定,资金风险大。部分村资产收益扶困资金投入多达四百多万,为了能及时投放资金,对部分经营主体的把关不严,有的基本无经济业务的经营主体还在投放资金;很大部分的经营主体管理不善或者盲目扩大规模,经营理念落后,陆续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无法继续经营,投放的资金的资金也无法回收;投入的经营主体绝大部分是规模较小的农业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新冠肺炎疫情会加大销售和资金方面的困难,加速一部分企业的消亡。

二、部分经营状况好的本地企业反而积极性不高。一是资产收益扶贫资金的借款利息率为6.6%,企业使用资产收益资金的成本高于使用银行贷款;二是扶贫资金是各级扶贫考核重点关注的资金,企业不仅需要制作各类繁琐的资料还要接受频繁的各类检查,综合成本较高。

三、各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现在各村干部不仅要承担村级管理任务还必须是金融专家、会计师、电脑高手、资产管理专家、投资专家,CEO,不仅要懂投资实务还要懂资金管理,但是待遇和干部后续培养跟不上,当下和以后的村级干部达不到相应要求;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对资产收益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并不高,有实话说不出,实话说出来没人听,提出问题的多,解决问题的少。

建    议:

一、严格经营主体的审核。不设项目数量硬性指标,避免为了完成投放任务,放宽对经营主体审核标准的现象。实事求是的审定经营主体资格,严格准入门槛,重点审核评价经营主体的带贫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并定时复查。

二、减少行政机关力量对经营主体的过度影响。这种影响分为两方面一是给经营者“画大饼”吸引经营者盲目扩大投资二是给经营者承诺后续帮扶政策但不兑现或者不符合政策不能兑现。行政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只用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服务工作,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平等对待,合规的享受扶持政策。

三、不断探索转变扶持方式。农业产业周期长、风险大,但在紫阳这种贫困山区能最直接提高贫困户收入,要结合经营者经济实力、当地硬件条件、项目前景造血式的扶持,先长期稳定后发展壮大,才能用示范效应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稳定的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而不是雷声大实际带贫效益小。

四、加强村级队伍建设。从村干部待遇和村干部的后续培养入手,逐步建设一支素质高、稳定的村干部队伍,按村人口配备合理数量的村干部,采取委托培养、专业培训学习等方式加强村干部培养,切实通过“基本工资+经济组织绩效工资”的方式,提高村干部待遇,能吸引人留住人。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2

 

标    题:关于推动紫阳地方物种进入“中华基因库”的提案

提 案 者:陈建中(县政协常委、紫阳县邦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5900980006

案    由:紫阳县位于秦岭巴山腹地,独特的地理气候,长期的自然选择,丰富的生物遗传多样性,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富硒动植物资源,素有“天然生物基因库、中药材之乡、中国硒谷、中国茶乡”之美誉。紫阳不仅有云木香、大黄、猪苓、天麻、白芍、白术、苦参、丹参等道地中药材,还有16种生产发展历史悠久的紫阳地方农业优良品种,其中紫阳茶群体种、紫阳金钱橘、陕南白山羊和巴山黄牛在紫阳种养殖均在千年以上;紫阳七月李、紫仁核桃、乌龙早玉米、乌洋芋、本地白苕等品种也有二百年左右的种植历史。针对我县优良品种选育工作缓慢无序、品牌效益发挥不力、知名度宣传不高等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做好申报测序前期工作。建议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依托我县动植物物种独特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做好前期申请测序。一是对我县农林牧地方优良品种及珍稀、濒危品种开展整理、收集工作,对各物种产地的保存情况和利用潜力等综合分析,为“中华基因库”项目科研团队提供申报生物资源样本,便于项目科研组开展评价、调查、收集、保存和分子技术的综合研究。二是积极与中央台“中华基因库栏目组”联系,通过央视主流媒体的关注,在推动该科研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宣传的同时,加大对我县青山绿水自然环境的宣传。

二、推动物种进入“中华基因库”。建议县上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县领导任组长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对列入国家级“中华基因库”物种,以“存、读、写”,促“研、学、产”成果转化利用。如我县发现的特异茶树种紫阳1号,20多年从未开花结果,是国内乃至国际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不开花不结果的茶树,是极宝贵的的茶树种质资源,是品种改良的宝贵财富,蕴藏有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可贵的利用价值。需要对我县更多的农林牧地方优良品种开展基因测序和遗传评估工作,以此为契机,找准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

三、积极招商引资促产业转型升级。以传统发展思路看,我县发展农业、旅游业,缺乏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核心动力和大规模投资所需的长远收益及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同时,在市场交易和人才流向方面,也处于天然劣势。因此,须转变发展思路,借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对接、吸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实力,来带动投资、人才的向心力,培育上下游产业链的形成。通过申报国家级“中华基因库”重大科研项目,吸引国家级科研团队及研发成果落地,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申报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华基因库”,配套成果转化,打造包括“中华动植物基因库及展示园林”、“中华人文基因库及其人文馆、科技馆”等,打造基因健康、生命银行、自动控制、物种保护、提纯提萃、复合研发及品牌、市场等上下游经济链,带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生活设施及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3

 

标    题:关于加快紫阳托幼机构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许小玲(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妇联)13992546068

案    由: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全面二孩”放开,3岁前是婴幼儿智力发育和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照料婴幼儿成为摆在年轻父母面前的一大困难,3岁以后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但是3岁以内幼儿所能依托的国家与社会机构少之又少,且不够规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需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标准、规范,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现结合文件精神和紫阳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加快托幼机构试点工作。选择在县城人口聚集地优先建设0-3岁托幼机构试点,将其纳入2020年公共服务建设项目之中。在我县自身办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外地或境外先进托幼机构,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托幼机构,让孩子能够享受优质的托幼服务。据了解,先进托幼机构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流程,复制起来可行易操作;托幼机构实行一比三管理,即一个保育员负责三个孩子,每个机构会设立专职幼教、营养师、医护人员,室内会安装一对一监控,妈妈能在手机上随时了解孩子的即时情况,有效保障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监管和安全管护需求;特别是一些机构将外教加入,让婴幼儿在双语环境中成长,有助于孩子外语学习。

二、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托幼机构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托幼机构的建设,解决年轻家庭实际需要。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及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托幼公共服务。探索以社区、单位为依托的小规模托幼服务,设立托管员,规范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标准。支持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在现有的公办(民办)幼儿园中开设托幼试点。

三、加强托幼机构服务技能人才培训。托幼机构建设为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据调查,目前69%的幼儿是祖辈照顾,19%是父母照顾,10%是请人看顾,8%是其他方式。有近三分之一的女性因孩子没人照顾而中断就业,有85%的家庭将“没人照管”列为不敢生育二孩的最大理由。很多在外务工者在生育子女后,由于生活所迫,会选择将孩子交由年老的长辈带管,父母辈受制于体力,精力等,育儿方式很难达到科学育儿的标准;而部分选择由自己带的年轻父母,一方面缺乏抚育孩子的能力,经济收入也受到影响。就紫阳当地而言,婴幼儿期请一名保姆做家政工资在3000元左右,加上各类开支月均需4500元,而托幼机构价格月支出在3000--4000元左右,相比在家照管,托幼机构的专业性和安全性毋容置疑。所以经济因素不会成为儿童托管的制约,而会成为年轻妈妈的首选。我县开办的家政月嫂培训,以及扶贫搬迁后居住小区的妇女,为托幼机构建设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通过加强服务技能人才培训,加强托幼人才队伍建设,达到适应办满意托幼所、办放心托幼所需求。

四、加强对托幼机构的监管。根据陕西省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属地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地方政府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规范发展和安全监管负主要责任。建立县级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备案、监管机制,卫健、市场监管、民政、公安、教育部门按事权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开展综合监督,并对日常监管负主要责任。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监督管理,明确保育员、早教师资从业资格认定,制定托儿教养指导纲要,加强托儿服务机构业务管理和指导,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托幼机构的准入、运行良性发展,建立健全业务指导、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安全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虐童等行为零容忍,对相关个人和直接管理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五、加大托幼服务的宣传力度。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喂养、良好的照顾,让婴幼儿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个家庭都面临的迫切需要。同时,开办托幼服务机构也是解放劳动力、增加就业、增进民生福祉的事业。加大托幼服务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托幼事业发展,让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企业参与0-3岁公共托幼服务事业建设发展。

审查意见:县卫健局主办,县民政局、教体科技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4

 

标    题:关于加强我县社会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许小玲(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妇联)13992546068

案    由:随着社会化文明程度的提高,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加强对公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我县的志愿服务目前仅限于三家公益组织和少量志愿者,内容也仅限于扶老助学等,因此,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形势所需,势在必行。

建    议:

一、建立机关、社区、镇村志愿者队伍,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招募机制,完成志愿者的注册登记、信息完善、服务评估等工作 。                                                           

二、常态化组织开展活动。设计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定期推送服务信息,有计划的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并对服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吸引更多人加入服务团体,对志愿服务参与情况进行积分管理,对年度参与积极,表现优异的志愿者进行奖励并向上级有关单位进行推荐表彰。                                                                       

三、建立培训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志愿者开展培训,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增强志愿服务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审查意见:县民政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5

 

标    题: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提案

提 案 者:许小玲(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妇联)13992546068

案    由:我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群众的生活环境发生很大改变,但由于受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生活习惯等影响,创建的质量无法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制约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

建    议:

一、进一步统筹规划,抓点示范,以镇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开展示范村创建和示范户推动,以点带面,实现全覆盖。                                                         

二、以家庭小美,聚城乡“大美”。发动家庭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在城镇社区和集中安置小区开展“美丽阳台”和“卫生家庭”创建;按照“家风美、庭院美、居室美、厨厕美、绿化美”标准,农村开展“美丽庭院”创建。                                                                        

三、加强考核评比,对创建成效明显的镇村户给予奖励,在各类考核表彰需奖励实物时,全部以花草苗木代替,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并加强宣传推广。

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村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定期检查评比,指导并协助家庭开展创建工作。                  

审查意见:县创建办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6

 

标    题:关于帮扶重点旅游企业走出困境的提案

提 案 者:陈禄军(县政协常委、紫阳县紫城旅游开发公司)

13649159000

案    由:实施乡村振兴,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县“旅游兴县”的核心要义。近年来我县抢抓机遇,围绕山、水、茶、歌、道,精心打造“汉江画廊,茶歌紫阳”,在完善提升规划,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景点景区,提升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紫阳县紫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于2013年由创业投资人注册成立,是目前县内唯一一家经营以“任河漂流”为主集特种旅游,生态观光,乐山亲水,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是十三五期间市、县重点招商项目和生态旅游年度考核项目,2018年以度假区为核心的任河区段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期间县政府在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扶持,规划指导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企业按照规划,建设投资过亿元,建成了7.5公里任河漂流及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修建了水上游乐园、游客接待中心、旅游酒店、民俗苑、紫阳贡茶生产及展销、太阳寨生态观光园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景区基本具备了体验、休闲的功能。

但是旅游是一个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回报慢,受环境和产品影响较大的投资建设项目,且需持续投资建设提升,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企业在建设发展提升的关键阶段出现了后劲不足,难以为继的状况。为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切实帮助涉旅企业爬坡过坎,助推紫阳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希望政府采纳。

建    议:

一、请相关部门采用国有带民营参股融资监督管理形式进入困难企业,尝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缓解企业债务压力和资金困难。

、将任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作为全县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寻求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三、任河多出贡茶,茶马古道遗迹可寻,将任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纳入陕西省大巴山茶马古道旅游区文旅融合重点项目范围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板块来打造,以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审查意见:县文旅广电局主办、县经贸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7

 

标    题:关于切实做好核桃板栗嫁接改造,推动林果产业提质增效的提案

提 案 者:陈义朝(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农业农村局)

15877631188

案    由:一直以来,我县围绕退耕还林和林业产业发展,坚持走“大地披被子,农民赚票子”林业双赢路子,全县先后发展核桃近18万亩,板栗近20万亩,两样形成了不小的产业规模。大面积核桃板栗园按生长期应进入了盛果期。但由于我县栽植的核桃绝大部分来源于关中及靠北地区品种,受不同气候环境影响,加上管理不到位,核桃总是只见开花,不见成果;板栗则绝大部分栽的是毛板栗苗,未能形成商品优势。全县形成了只见核桃板栗园,难见核桃板栗果的大林业小经济局面。核桃板栗产业,特别核桃产业是全市农业五大特色产业的重点产业,也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富民产业,针对全县的核桃板栗产业现状,全县要用好紫仁核桃优质适生品种和良种板栗品种,持续加大地方优良品种改造嫁接力度,加强技术服务,持续用力推动现代核桃板栗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核桃板栗产业既增绿添彩,又增收致富实现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建    议:

一、加强嫁接技术人员培训,培训一批懂嫁接、会嫁接的农民技术员和专业技术员,扩大嫁接技术队伍,加快核桃板栗嫁接改造的步伐。                                                                  

二、切实搞好核桃板栗优良接穗选穗育穗工作,为加快核桃板栗嫁接改造的步伐提供充足优质穗源。                                                              

三、积极组建林业龙头企业,规模流转核桃板栗园,实行规范管园,高效经营。同时通过建立完善更加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经营模式,带动核桃板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审查意见:县林业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8

 

标    题:关于坚持公共卫生消毒常态化的提案

提 案 者:张春祥(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强祥机动车驾驶培 服务有限公司)13509153731

案    由: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经过全县各级干部和全县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紫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决战决胜的好成果,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建议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坚持消毒常态化

建    议:

在县城、乡镇集镇和集中安置点进行公共卫生常态化消毒管理,至少每半个月对这些地域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杀虫、灭菌、灭蚊,减少蚊虫给人们带来病菌对疫情的传播,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审查意见:县卫健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29

 

标    题:关于加快江南水厂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张春祥(县政协常委、紫阳县强祥机动车驾驶培训服务有限公司)13509153731

案    由:随着县城骨架扩大,县城人口迅猛增长,人口的增长意味着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的需求量增大,特别对水的需求一刻都不能等待。现代城市对水的需求不仅仅是饮水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消防用水。

目前县城的供水量只能在正常天气气候的条件下维持基本用水,若出现较长时间的天旱就无法保障县城人们有水可用。江南水厂已开工几年,什么时候能建成投入生产,人们在无期限盼望。目前,江南沿线的居民和企业生活用水都是自备水源。未经过消毒处理,不符合国家的安全饮水标准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建    议:

县政府应着力加快江南水厂建设进度,尽早建成投入生产,以提高江南沿线人们生活质量,缓解江北区域的供水压力,保障全城人民的生活需求和用水安全。              

审查意见:县水利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0

 

标    题:关于扶持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王  华(紫阳县华会实业有限公司)13324646611

案    由:近年来,我县以互联网+、三产融合、康养游学、生物科技、文创研发、中医药健康产业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兴起,为紫阳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但这些新兴实体经济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低、竞争力弱,仍面临缺乏核心技术支撑、规模偏小、资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着县域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为此建议:

建    议:

一、科学合理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议将新兴产业的发展列入“十四五”规划的发展重点。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以及市场需求进行规划,确定重点推进方向、产业布局、政策支持以及市场推进措施,逐步引领新兴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规划布局结合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如生物科技、文创研发等,建议集中规划布局在硒谷生态工业园区,中医药健康产业以龙头企业为基地辐射全县,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道路。

二、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成立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分析、协调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有关新兴产业发展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强化新兴产业发展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查,切实有效的解决新兴产业发展中重兴建、轻管理、轻效益的突出问题。坚持领导挂点,部门包帮,加强考核联系制度,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式帮扶,探索一条包容监管模式,推动县域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三、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帮扶力度。加大政策优惠支持力度,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企业年检、提供专利服务等方面给予新兴企业以最大优惠,强力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议政府整合资源,让一批现状好、有前景的新兴产业的企业加快发展步伐,让那些只想着套取国家项目资金的空壳公司和无发展前景的公司以及部分不愿意继续发展的项目和企业腾出地方,政府对其用地进行收储、征用,将现有用地、厂房转给新兴产业企业,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四、着力解决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新兴产业融资渠道难,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并且资金周转期长,因而银行不愿贷款给新兴企业;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也对高新技术不知晓不感兴趣,也无法获取社会资本支持。着力解决新兴产业融资难问题,一是建议政府加大引导支持力度,如通过启动贴息贷款、设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对风险投资机构给予税收补贴等方式,充分放大政府财政资金和行政管理的杠杆效应,引导包括金融机构、民营资本等多渠道资金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建议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信贷投放力度,放活信贷机制,畅通融资渠道,建立合理的项目评级授信体系,增加新兴产业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建立灵活务实的信贷体制。三是新兴产业企业应加强自身建设,壮大企业规模,准确把握产业政策导向,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核心优势竞争产品,增强发展后劲,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同时,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树立和培养诚信的理念与意识,建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良好信用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获得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创造条件。

五、促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引导新兴产业企业积极实施技术改造,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步伐,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拳头产品,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建议政府制定和实施新兴产业激励政策,引导鼓励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人才资金向新兴产业流动,积极创设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县域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1

 

标    题:关于加强紫阳青年干部培养的提案

提 案 者:肖 宝(紫阳团县委少先队总辅导员)13700252705

案    由: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干部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但在青年干部储备、管理、培养和使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一)人才储备匮乏。我县共有干部3556名,其中35岁以下1102名,占比32.84%;科级及科级以上干部408名,其中35岁以下17名,占比4.17%;2014年以来,全县共培养和提拔干部124名,其中35岁以下27名,占比22%。青年科级干部少,少数民族干部少,后备干部储备少,后备干部队伍培养规划不能满足新老干部的交替需要。

(二)缺少长远规划。一些单位领导对年轻干部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没有制定年轻干部发展规划,在培养上考虑不多、着手不早、措施不细,出现“人到用时方嫌少”的现象。

(三)思想认识有偏差。一些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认为年轻干部今后的路还很长,提拔的机会还很多,应该优先考虑年龄大、资历老的同志。有的认为年轻干部“资历浅、经历少”,不敢把年轻干部放在重要岗位、关键岗位,致使年轻干部在选拔使用时“下面推不出、中间用不上、上面看不见”。

(四)人才流失突出。抽调现象影响后备干部培养,由于招录的公务员学历高、能力强,全县251名优秀干部先后被上级部门抽调借用,推荐后备干部时原单位不愿推荐,用人单位无法推荐,影响了基层后备干部的培养。基层任务重待遇差,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年轻干部更是事务重压力大,工作付出与报酬不匹配,每月成了“月光族”,2014年以来,先后有124名干部辞职“跳槽”。

建    议: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工作的论述要求,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发现储备、跟踪培养、准确使用、严管厚爱”的培养选拔机制,进一步优化全县领导干部队伍结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制定培养计划。立足全县发展实际,制定干部梯次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明确干部培养“路线图”和“时间表”,充分发挥各条战线和各个行业干部“蓄水池”功能,全领域培养和储备优秀年轻干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围绕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开设培训班、轮训班,利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时机,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入青年干部队伍。同时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机制,增强培养青年干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注重选拨使用。坚持“早用而不盲用”,要放手放量培养青年干部,讲台阶不唯台阶、讲资历不唯资历,敢于打破常规、大胆使用,让他们在最佳时期、最佳岗位上发挥最佳作用。坚持“破格而不出格”。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大选人用人公信度和透明度,打通“绿色通道”,助力青年干部成长。

(三)坚持岗前锻炼。将青年干部选派到产业园区、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信访维稳挂职锻炼,下基层到农村为乡村振兴培养青年人才,从群众口碑好、业绩突出中考察干部,特别是对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的青年干部予以优先提拔使用。

(四)完善关爱机制。切实解决青年干部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公租房与周转房建设力度,出台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实施不同的分层补贴标准,让更多的青年人享受到政府的补贴政策与福利待遇,使青年干部能够安心工作;领导职数向基层倾斜,让广大干部在基层看到晋升希望;职务职级并行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干部早日享受更好的工资待遇;关心关爱向基层倾斜,建立真情帮扶机制;选树典型向基层倾斜,将优秀干部安排到重要岗位锻炼,让基层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有盼头,有干劲。

(五)严格监督管理。首先筑牢“防火墙”,加强与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紧密配合,纠正青年干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促青年干部勤政、廉政、优政。其次多打“预防针”,对提拔重用的青年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和“谈话”活动(即:职务调整时谈、反映问题时谈、取得成绩或遭遇挫折时谈、考核考察时谈、个人或家庭遇到重大事项时谈)。最后常念“紧箍咒”,对信访和其他渠道反映的问题,加大跟踪、动态和精细管理,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六)加强自身建设。年轻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以自律、怀德自重、慎独慎微,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只有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品质修养,干部才能行得端、走得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审查意见:县委组织部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2

 

标    题:关于加强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曾合平紫阳县师训教研中心13891521757

案    由:一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缺编问题突出。我县现有学校(园)105所,按标准应核定教职工编制为3058人,目前缺额404人。教师缺编,导致大班额教学现象在我县各校普遍存在。以紫阳中学2019学年度为例:在校学生5171人,71个教学班,平均班额73人,按标准少设置21个教学班。

二、教师补充政策急待完善。我县教师引进和调配主要采取高校人才交流双向招聘、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和县内优秀教师遴选等方式为各学校招录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短缺的状况,但由于高层次人才录用门槛高,出现“有政策,无效果”“年年招,招不够”的反悖现象。2019年全县计划补充教师200名,因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规定比例,实际招录151名,因门槛高,无配套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2019年浪费31名人才引进及公费师范生安置指标,最终只引进9名硕士研究生。

三、教师流失比较严重。一边“输血不足”,另一边却“失血过快”,特别是我县“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流失,对我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我县共有8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4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流动到县外其他学校。仅2019年一年,全县共有54名教师流动到县外其他学校。以紫阳中学为例,从2012年至今,学校共引入教师152名,其中公费师范生33名,研究生 37 名,截止2019年10月,已经调离76名,占实际引进总数50%。

四、学生流失数额较大。近年来,我县学生异地求学数量增多,优秀生源流失严重,且更趋低龄化,如紫阳中学2019年秋高一录取新生,优生前10名中流失了9名,前50名流失25人,前100名流失50人。改革开放40年来,高中教育已经逐步从解决“有学上”向“上好学”方向转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县高中办学效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未得到“质”的改变和提升。全县两所高中在软硬件方面与《316工程》建设达标要求相差较远,与同级别高中差距日趋扩大。以紫阳中学为例,该校生均占地面积不到6.4平方米,是建设标准的21%;学生宿舍面积2.8平方米,是建设标准的60%;学生食堂面积下差4600平米,寄宿生床位下差568个;全校仅有两个室外篮球场,活动场地狭小,学生无洗浴及其他配套服务设施。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县高中教育在即将到来的新高考中的竞争力。

临聘教师影响教学质量。因教师缺口较大,临聘教师代课成常态,存在部分无教师资格证临聘上岗现象。2019年春季全县临聘教师619人,秋季全县临聘教师620人。因无专项经费,临聘教师工资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列支,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建    议:

一、调整教师编制标准。充分考虑生源变化、地域特点、工作需要等情况,合理制定或重新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优先为学校招录学科紧缺教师,保持年度教师补充与减少数量基本持平,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同时,清理中小学“在编不在岗人员”,不挤占、挪用和截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不从中小学借调人员,消除“有编不补”现象,严禁公办中小学校临聘教师。

二、加大教师招聘补充力度。针对我县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大和紧缺学科教师招聘难的实际情况,应及时调整招聘政策,消减高层次人才招聘指标,不设门槛安置公费师范生,降低条件招聘紧缺学科教师,畅通外县区教师回紫阳任教渠道,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彻底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学科不配套问题。

三、加强教师合理流动管理。建议制定《紫阳县中小学教师流动管理办法》,如:实行教师流动提前一年申报制度,取消临时性调动审批;建立以激励为主导的全县教师流动管理机制,遏制教师无序流动和流失乱象;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交流轮岗等配套管理制度;加大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职称评定、住房安置、特殊津补等方面政策的研究、制定;落实教师年终综合奖,适当提高高中延时补课补助标准等措施,积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加大高中教育建设投入。针对全县高中教育资源短缺、大班额现象普遍、学校用地严重不足、学校服务型配套设施不完善、新高考面临新要求等问题,从让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这一战略高度出发,建议由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教体科技局牵头,拆迁校内一、二、三、四号住宅楼,规划铁路小区、环城路北侧土地,扩大校园面积等措施,制定紫阳中学改扩建方案。根据现有条件,采取高标准改扩建,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提升我县高中学校办学档次,稳固优质生源,打造精品高中。

审查意见:县教体科技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3

 

标    题: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的提案

提 案 者:刘志军陕西睿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3509151101

案    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作支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强调“民营企业要壮大,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做支撑,企业在竞争中就难以立于不败之地。”紫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多,经济较落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特别是镇村民营企业人才问题更为突出。通过对紫阳民营企业人才问题调研,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企业需求呈现“三缺”

一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缺。民营企业家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创新能力不足,仅凭个人经验、市场意识和冒险精神,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现代经济活动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二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缺。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紧缺。三是人才培训培养机制缺。缺少必要的培养土壤和环境,培育人才的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很难给人才提供成长空间。

二、企业人才存在“三难”

一是引进人才难。近几年,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了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引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例如,现在90后的理想工作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民营企业能够提供的工作普遍是“钱少、事多、没未来”。相比民营企业上班,他们更愿意去大公司、大城市或是区域中心城市。二是培养人才难。全县民企中几乎没有人才培养规划和经费投入,也没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职工上岗前有技能培训的企业还不到5%,大多数企业采取边干边学、师傅带徒弟方式培训人才,部分企业每年从本县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一些。主要从事财务和文秘工作。三是留住人才更难。企业千方百计招聘、培养的人才,工作两三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就纷纷跳槽到大企业、发达地区,或是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造成管理、技术岗位人才断档。

建    议:

一是建立权威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研究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确定由县上主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在落实好《紫阳县“五个一”企业帮扶机制》《紫阳县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基础上定期专门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人才短缺等问题。

二是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牵头通过院地合作等方式建立柔性引才机制,着眼于县域优势产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由政府出面打造平台,上门请,签合约,给补贴,供住房,让高端人才进的来,留得住。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实现“高精尖”人才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目标,缓解中高端人才匮乏的问题。

三是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待遇留人理念。加强“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优秀返乡就业人才宣传表彰力度,激发外出务工劳动力返乡就业的荣誉感。利用政府平台,引进专业的人才测评系统,推行国企招聘民企用的招人用人机制,在招聘前与民企进行对接,根据民企用人需求进行定向招聘与选拔,民企与政府签订人才使用合同,委派到县内民营企业任职,但编制在国企,根在国企,使委派到民企的人才有归宿感,民企在使用过程中要让他们享受国企同等或更高的待遇,使他们有成就感和获得感,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人才保障。同时,参考沿海人才吸引政策,努力提升薪资和福利保障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于本土人才成长进步的高薪岗位、高管岗位,通过员工持股、参与企业决策等方式增强主人翁意识,构建企业和员工命运共同体。

四是对我县“龙头企业+政府推动+培训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进行完善升级,推广到县内所有民营企业。通过实施“三包两免一补两稳”等优惠政策,与县内民企对接,提高师傅带徒弟的成本补贴和奖励机制,实行定额补助,定单培训、定向就业,为紫阳的经济发展构建强大的人才造血功能。

审查意见:县经贸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次会议提案

34

 

标    题: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方先念紫阳县农业农村局13509153868

案    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我县农业转型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培育和发展好现代农业园区将是破解产业振兴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当前的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建设水平不高、发展定位不准、科技要素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示范带动不强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建    议:

一、完善综合规划。要做好全县布局规划。按照紫阳“三山两水一川”的地貌和天然富硒的禀赋,结合紫阳各种文化要素,突出富硒、绿色、环保元素,提出具有创新性、切合实际的园区建设总体规划;要做好园区角色的定位规划。根据园区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审批流程,加强过程中的监测、控制程序和后续阶段的评价分析办法,使农业园区建设与我县主导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相结合,增强园区的实际效能;要做好分层解决具体问题的规划。做好分层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措施,不断探索、完善、充实农村“三变改革”模式,增强园区发展内生动力。

二、加强融合发展。要跳出“农”字抓农业。用“二产的理念、三产的思维”开发农业,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体系。要突出品牌建设,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促进农业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物流、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的全产业链开发,实现农产品加之增值。要促进农科旅、生态观光、特色民宿开发等多功能新型现代农业基地建设,通过形成更多新型“农业+”业态,争抢农业园区生命力。要完善产加销发展平台,丰富产购销产业业态,提升生态、绿色、富硒的功能外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互联互通和高效运营,使农业园区与广大农户间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坚持科技支撑。要及时招聘引进农业专业人才,配齐配强农业园区建设技术队伍,畅通农业专业人才下基层渠道,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大土专家、田秀才的技能培训力度,建立农村专家人才库,提高一线劳动者技术素质;要推行农业质量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杜绝使用高残毒残效农药,配置必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

四、拓宽融资渠道。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创建、产品追溯等相关基础设施适度纳入财政预算,以专项资金的形式予以扶持;用足用活农村“三变”改革政策,整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三项补贴、生态补偿等涉农资金,对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多形式的集中扶持;对园区绿色、有机、无公害以及安全方面的认证和农产品商标注册,品牌创建等给予专项扶持;建立农业园区金融信誉机制,将现代农业园区纳入金融部门重点支持和服务对象,完善和推行园区设施、土地承包权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等模式,为园区提供充分的金融保障;完善并落实好《紫阳县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实施细则》中的“鼓励与优惠政策”,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注入农业园区建设。

五、加强服务监管。坚持园区认定标准,建立健全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园区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农业园区退出机制,严格考核和监管,并将考核结果与扶持奖励挂钩。要提高农业园区经营者的环保意识,加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坚决防止污染环境问题发生,保障农业园区健康发展。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35号

 

标    题:关于加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提案

提 案 者:王忠军(双桥镇党委副书记)13992593111    

案    由: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能够食用无公害、无污染蔬菜是广大市民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县城规模扩大,蔬菜市场分散,给监管部门带来了难度,如何为监管者提供依据,让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蔬菜。

建    议:

加强城区蔬菜市场农药残留检测:

1、在城区设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选派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展日常检测,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管理;

2、采购检测设备,每年由县财政安排检测专项经费;

3、建立蔬菜快捷检测管理制度;

4、在城区蔬菜市场设立固定公示栏,定期公示检测结果及处理情况。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36号

 

标    题:关于建设集镇安置点活动广场的提案

提 案 者:程  锐(毛坝镇党委副书记)13409153888    

案    由: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各镇紧盯易地扶贫搬迁,不断加大集中安置点建设,彻底解决搬迁安置点群众住房保障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期间,全县各镇在集镇建设了大量的搬迁安置点,集镇规模不断扩大,集镇居民持续增加。大量搬迁群众由农村分散安置到集镇统一居住,但大部分集镇安置点分几期在不同地点建设,配套的活动广场相对较小。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转向后续帮扶,集镇社区缺少综合性居民活动场地,已成为后期帮扶工作的难点。

建    议:

1.县级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在每个集镇居民聚集区,建设一定规模的集镇易地搬迁中心活动广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提升完善集镇功能。

2.可整合易地搬迁配套、社区建设及苏陕扶贫协作等项目,解决建设不足资金。

审查意见:县自然资源局(搬迁办)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37号

 

标    题:关于加大紫阳民歌剧传承与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权春国(紫阳县戏剧家协会)13772229993  

案    由:紫阳民歌剧《嫁嫂》是紫阳剧团老一辈艺术家创作的精品之作。一九六零年参加全省文艺调演一举成名,倍受同行专家认可,由省人民政府认定,紫阳民歌剧为陕西省地方剧种之一,该剧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演出,为申报国家级剧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几十年来,紫阳文艺工作者坚持创作配合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了不少的紫阳民歌剧,如《牧羊恋歌》、《桂花树下》、《刘英子》《丰收之后》、《盘河激战》、《三请吹鼓手》;大型紫阳民歌剧《茶山情》、《一孝千金》这些作品先后在全省、全市获得多项奖励。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创作紫阳民歌剧才有了坚实的生命力。为推动发展地方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各级政府和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2016年省文化厅组织了省、市、县专家组,对紫阳民歌剧《嫁嫂》《茶山情》召开了三次专家论证会,论证会上省厅的专家高度评价,“一个县能创作像《嫁嫂》这样的民歌剧,一演就是几十年,历经了三代人再度创作,继续上演,这是我省前所未有的。近几年又创作出大型民歌剧《茶山情》,上座率很高,由此看来紫阳民歌剧种的申报不只是紫阳人的事,更是我们全省的大事。”会上专家组一致通过,由省文化厅向文化部申报。2018年文化部正式批准紫阳民歌剧为国家级地方剧种。

建    议:

1、加大对文艺新人的培养对精品之作要不断的有新人上演,这样才能继承、传承传统文化。

2、组建一个民歌剧研究、创作长设机构解决一剧之本的基础工程。排练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作品。

3、加强创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创作素养,以创作立足发展,创作出精准的上乘之作,提供基本的创作经费。

4、加大演职人员的队伍建设扩招演艺人才,解决基本工作条件,提供基本的经费保障,使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5、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解决一个具备演出的剧场。

审查意见:县文旅广电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38号

 

标    题:关于创新电商发展模式的提案

提 案 者:林红梅(紫阳县三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15691586661  

案    由:2016年,我县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按照中、省、市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明确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攻克深度贫困的重要抓手,经过4年不懈努力,发展探索出一套体系筑基础、两个重点促发展、三个精准保实效、四种资源做保障、五项举措助增收的12345电商扶贫紫阳模式,有效带动“富硒农特产品出山”,走出了一条符合贫困山区实际、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电商扶贫新路子。

一、发展现状

一是在县城建设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13个镇建设镇级电商服务站,在144个行政村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点,各级站点发挥各自职能,构建起三级电商运营服务体系。二是建立电商营销服务体系。在淘宝、京东、供销e家、邮乐网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紫阳馆,利用东西部协作政策机遇,在建行善融商务、淘常州等平台开展紫阳电商扶贫产品专项活动,建设紫阳富硒特产线下体验馆,集中展示销售紫阳富硒特产。三是建立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定期开展电商培训,同时在网上开设培训专栏、建立电商交流群,针对不同类别人群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培训,为全县电商发展提供充足人才支撑。四是建立电商创业孵化体系。建成电商孵化中心,免费为电商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和办公设备,并提供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小额创业贷款等服务,建立指标引领和考核奖惩机制,鼓励支持广大青年,尤其是贫困青年从事电商创业。五是建立电商产品供应体系。建设网货供应中心,依托镇村服务站点收集紫阳富硒特产,并对其进行电商化改造,为镇村电商服务站点以及各地网商、微商提供集中供货、代发货、网上结算等服务。六是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根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结合线上市场要求,制定网销富硒特色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配送、流程规范等质量规范标准,确保网销农特产质量安全。七是建立富硒特产溯源体系。建立富硒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对茶叶等主导产业种植、生产、加工、营销进行全程溯源。八是建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成一个集办公、仓储、分拣、包装、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中心,利用市场化手段吸引县内快递物流公司入驻,在全县开通6条物流配送干线,覆盖全县所有镇,提高镇村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有效解决了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问题。九是建立电商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干部宣传、新闻报道、网络短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大力宣传农村电子商务、推介电商产品和旅游资源,形成人人知晓电商、支持电商、参与电商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扩大紫阳县电商农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成功推出“世界硒源·中国紫阳”电商公共品牌、“美味山灵”“紫阳乡源”等企业自主品牌。十是建立综合保障管理体系。县财政每年配套电商发展资金,专项用于推进电子商务工作。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在新产品开发、物流快递、线上销售等方面进行扶持奖励。

二、存在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电商的发展非常迅猛。在电商发展的同时,农村人口集中度低、电商人才缺乏、基础建设不够完善、电商意识薄弱、产品规模小、品质不达标等问题阻碍我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一)店铺没有流量,不促销产品卖不掉:随着5G时代到来,从原有的网店到现在的抖音短视频平台,每一个平台都在分拨流量,平台上的特色馆如果不自主导流就没有流量,如果平台不搞活动产品销售就会出现制约根本卖不掉,新的社交媒体平台运营过程需要摸索这个过程是个颇为漫长的过程,镇村服务站点没有专业的人才,自己学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大多数人是耐不住就会导致电商服务站点不盈利然后流失掉。

(二)物流配送体系比较落后,日发货量太低:镇村物流原本从县运往乡镇是额外收费,今年管制不允许额外收取费用后镇村服务快递就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没有专业化的服务只是勉强带货运转状态,交通状况也不够便利,物流公司如果深入农村设点很容易亏本,这是农村电商一个很大的物流困境。9月青春洋芋销售最高峰日破1万单,邮局24小时40人打包只能发货5000单,中途还出现漏发、错发等现象,日发货量无法提升制约着电商活动无法量化、规模化发展,从而渠道商也会失去合作的信心限制了农产品外销的发展。生鲜类产品的流通也存在问题,没有冷链物流,量大就容易导致产品腐烂掉,但如果绕开生鲜产品不做,又会损失大批的客户和订单。

(三)农村电商人员的匮乏,新型平台人才培育不够:确立的发展目标,人才是关键。现在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年轻群体也越来越少,原有的电商经营者由于长期不盈利,发展遇到问题就外出务工或转型发展,每一年培训完又从事电商的青年人占比不到10%,现在电商运营门槛更高,需要懂数据算法、消费需求、产品属性、拍照摄像、推广宣传,然而懂得这些知识的人才太少,对新型平台运作又没有系统有效的学习,制约着电商发展的步伐,没有集群规模也就没有规模效应。

(四)县域产品不稳定、新品创新受制约:我县除了茶叶外标准化产品只有黑蒜、任性魔芋、玉米稀、红薯粉条都是网上一直销售的产品,但由于生产厂家经营问题导致运营过程中断货、涨价;甚至2个月没有货这种产品不稳定的情况就会让平台发展受到很大损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粉丝顾客就会买不到、迟发货、涨价等问题流失掉,原本获客成本就很高却因为厂家货源问题导致发展不畅,电商企业有会面临销量下滑、重新起盘的困境。县域里其他农副产品因为没有SC认证,品质、包装、运输都存在很大问题,投入人力、物力去推广宣传抵不过一个投诉就全部功亏一篑,所以电商发展产品是核心,没有稳定的货源就会限制电商的发展。

建    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与新型平台引导力度:对于目前县域农业电商的发展来说,县委县、政府支持力度很大但激励青年电商创业的相关政策还不太多。尤其是在新型互联网社交媒体发展过程中特别多的平台发展正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对接平台公司高层嫁接资源如技巧培训、规则讲解、流量扶持等。并出台相关服务奖励支持政策吸引更多平台、创业者参与,积极探索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制定完善相关的服务规范和工作指引,指导县域农村电商发展工作,引导各大媒体宣传,发掘成功案例,推广经验。同时对农村电商创业者提供充足的技术、创业指导、金融便利等服务,促进农村电商稳步发展。

(二)加强电商服务节点建设,提高物流效率:针对县域物流运输企业进行融合发展,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引新的进技术设备及时、有效提高日发货的效率和要求。为此,物流公司、各大电商应联合完善产品发货特点、物流节点、仓储点、卫生安全检测点的布局与建设,提供充足的冷链技术,保证食品产品安全、快捷、方便、高效。

(三)引进新理念,开启村播计划,打造人才队伍:抖音上日均活跃上亿的用户,通过数据算法进行推送,让很多大山里不为人知的普通人变成了网红达人,让土气的山货变成了哄抢的快消品;直播利用视频直观的进行实景展示,让大山的青山绿水、乡风人情变成了城市人们向往的生活,这种“空间差异”就可以吸引游客打卡、商业投资同时也促进产业增长和创新发展;村播计划就是利用村里优秀年轻人也可以产业带头人,首先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然后把自己的乡村产业和美丽乡村的网红点进行打造,通过直播、短视频拍摄吸引网上的粉丝,这样产品有输出、旅游有流量、产业有发展三产合一,一村一特色、一镇一品牌,正好满足当前产品多、产能少、单价高的发展问题。应着力于引进电商技术、设施、教育以及相关的人才,创办当前需求搞定升级电商培训,组织农民学习电商知识,挖掘与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如发展“电商+旅游”实施“村播计划”,通过培育让在外的青年返乡回家发展产业,通过直播方式展现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情况,让消费者变成粉丝,通过镜头感受紫阳山水美景和美食,不仅销售产品还可以推广乡村旅游;培育创业人才、提升电商氛围、人人即是传播者。

(四)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打造多品牌联合企业:县工商局统一出台食品流通要求,监督市场定价及产品安全。生产企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可以开放合作,电商企业负责设计、营销、推广,工厂根据需求定制生产、加工、发货。针对三无农特产品采用OEM代加工的形式变为标准化是商品正常流通、丰富品类。在原有的溯源体系上进行升级,利用区块链的技术让消费者链接企业、让企业链接厂家、让厂家链接合作社、让合作社链接农户,上传下达每月预报销量订单化生产,让平台有货卖、让厂家有订单、让农户有收入。

综上所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未来发展当中,我们将在不遗余力,勇于担当,创新发展,为紫阳电商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审查意见:县经贸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39号

 

标    题: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提案

提 案 者:汪义坤(西安紫阳商会会长)18681858552 

案    由:近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我县农村在移民安置小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化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农村居住环境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了,农村改革创新深化了,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紫阳即将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起步,但着眼长远仍任重道远。

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设专项规划尚未制订。我县已启动以城关镇青中村等为代表的重点村建设,但是全县和各镇还缺乏规范化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中心村、重点村、在建村、限建村没有明确,适合镇村实际的特色发展和主营产业没有明确,不利于建设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是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政府投入压力大,不可能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农村居民自身投入少,投入资金仅建设自家小院,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十分有限;引入社会投资难,公益性项目投资没有回报,部分产业发展见效慢、投资回收慢。

三是重点产业支撑仍然乏力。我县大多数村庄受区位、交通、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没有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特别是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集体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缺乏长期投入、常态化管理维护的经济基础。

四是乡村治理体系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很多建设项目难以有序衔接,导致资源与力量难以整合。农村文化生活贫乏,更多人的文化生活只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一些镇村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存在公共卫生保洁难、综合环境治理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群众信“访”不信“法”等问题。

建    议: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抓好典型示范。建议借鉴发达地区乡村建设先进经验,研究出台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对村庄的基础设施、环卫设施、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要素通盘考虑,形成系统科学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我县农村实际,顺应引导城镇化和人口迁移,对现有村庄进行科学分类,明确村庄整治重点和时序,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的原则,重点选取一批有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完善、聚集带动能力强的重点村和中心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成为保持田园风光、留住美丽乡愁、体现紫阳特色的典型示范村,促进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升级晋档。

二是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美丽乡村建设和维护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资金的持续投入是关键。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政府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逐年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各类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整合支农、惠农、强农相关政策资金,实施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政策,充分调动镇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投入方式,建立引导激励机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金融资本和个人投资捐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户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为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激发出农民的创业积极性,让农民手里的钱“活”起来,使其愿意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利用好不动产权登记、确权的有利时机,将集体权属厘清,用产权换资源、换资金,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投入。

三是突出产业支撑,激活“造血”功能。从政策扶持、人才支撑、考核激励等方面多管齐下,激发调动村“两委”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增加集体收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各村特色和资源优势,因村制宜、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培育乡村经济实体,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让“接二连三”的新产业成为美丽农村建设强大的内生动力。加快建设有紫阳特色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精心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逐步形成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和品牌化。

四是挖掘文化内涵,推动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农村民俗、乡村风情、典型人事上做文章,彰显特色文化,重点拓展农耕文化,倾力打造茶文化,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逐步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景点,让美丽乡村成为幸福美好之地和游客向往之地。

五是强化管理服务,维护和谐稳定。修订完善符合乡情实际的村规民约,培育榜样典型,让老百姓用自己制定的价值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建立乡村多元化调处机制,整合综治、司法、信访、治保等基层工作力量,加大调处力度,及时化解影响乡村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加强环境保护,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资源浪费问题。大力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建好农村文明实践站,拍摄乡村宣传电影,成立农村文化社团,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走乡村善治之路,实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0号

 

标    题:关于加快我县特色小镇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吴世军(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15991191966   

案    由:中共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特色小镇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我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概况

紫阳属于秦巴山地的一部分,北依凤凰山,南屏巴山,地处国家限制开发的主体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川陕革命老区“四区叠加”的核心区。地貌轮廓呈现为三山两谷一川的特征:汉江、任河将全县分割为大巴山、米仓山和凤凰山三个部分,山脉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凤凰山东部有蒿坪河川道,汉江、任河流经地均为峡谷。由于北有秦岭阻隔,南有巴山屏障,形成了紫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十五度,无霜期为二百六十八天。年降水总量一千多毫米。境内山脉绵延,江河纵横交织。山俊秀而峭拔,水潋滟而清澈。水资源丰富,汉江、任河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鸳鸯水”奇观。属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中国最清洁的河流汉江纵贯全境,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全县大小河流一百多条,可利用水域面积五万多亩,是水产开发的理想之地。生物资源丰富,柑桔、厚朴、蚕桑、杜仲、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土壤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紫阳县所生产的各种食品不仅天然富硒,而且无公害、无污染,既是功能食品,又是绿色食品。

紫阳富硒茶在唐朝时就曾作为贡茶供宫廷享用,清代紫阳毛尖茶已成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紫阳富硒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健康佳品和绿色保健饮料。全县现有茶园二十二万亩,年产茶七千余吨,发展茶企三百余家,先后开发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五大类四十多个品种。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全国富硒绿茶知名产业品牌创建示范区”。

紫阳是著名的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紫阳自古有“橘乡”之称。金钱桔皮红似火,瓤嫩肉满,汁水丰盈,酸甜适度,品味无穷,唐朝时被列为贡品,深受达官显贵珍爱,至今仍为陕西桔中佳品。汉王城的皱皮柑通过品种改良,科学种植,规模生产,成为紫阳柑桔中又一靓丽品牌。

紫阳是全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份,因道教南派创始人张伯端(号紫阳真人)在这里修行而得名。道教文化历史底蕴厚重,以道教为主的建筑较多,如擂鼓台、东明庵、鳌头山、真人宫、观音庙、显月观等。

二、我县境内各镇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分布等情况的分类 

为因地制宜,打造亮点,体现特色,避免千变一律,有针对性的建设特色小镇,对我县境内乡镇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分布等情况分类如下:(一)以“两汉”文化为主题,境内富有“两汉”文化遗迹的特色镇,如:汉王、双安白马石等。(二)以“道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镇,如汉王、焕古、城关、毛坝、蒿坪等。(三)以“硒茶”、“硒桔”观光、体验文化为主题的镇,如焕古、城关、向阳、红椿、东木、高桥、双桥、洞河、蒿坪等。(四)以清末民初历史文化遗迹及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镇,如:焕古、城关、向阳、高滩、蒿坪等。(五)以境内秀美自然景观和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特色镇,如:城关、焕古、向阳、高桥、双桥、界岭、洄水、洞河、毛坝、麻柳、瓦庙等。

建    议:

(一)发展、住建、规划和旅游部门要充分考虑各镇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方面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特色小镇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注重保留村庄、古建筑、街道、古树名木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挖山、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留住乡愁,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确保建设规划真正做到看长远、重文化、显特色、利发展。

(二)文物旅游部门要引导地方政府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紧扣“茶乡、歌乡、橘乡”和“汉江画廊、茶歌紫阳”这一县域旅游发展主题。重视镇村文化建设,打造镇村文化景观,树立区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要注重发掘本镇、本村乡土文化,在文化建设方面切忌“千篇一律”。各镇、村要根据自己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文化建设,突出地域特色。如:汉王镇应突出展现“汉文化”和“道教文化”特色;城关镇的民俗区应重点展现清末民初山城板石文化特色;焕古镇应重点展现以硒茶牵头引领,“品茶、听歌、尝桔”田园观光体验特色;洞河镇应重点展现水上泛舟、垂钓、水养、沙洲走马、水上游乐、地方美食等休闲渔家度假特色。

(三)特色小镇建设要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逐步在全省乃至全国打造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目的,只有在保护下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各镇、村要注重环境保护,重点特色民居保护,控制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逐步以有机肥代替传统化肥,用杀虫灯等生物灭虫技术替代农药的使用;注重村庄绿化美化,村舍、道路旁宜多植花果树木,农村规模化禽畜养殖粪便不得随意堆放,做到科学处理;不随意焚烧农作物秸秆,采用还田、编制草制品等方法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村镇垃圾要集中堆放,集中处理,不随意抛洒,不随意焚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产品品质的保证,是打造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关键因素。发展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亦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原生态,才能使人心旷神怡,农业观光游、生态休闲游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审查意见:县住建局主办、县发改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1号

 

标    题:关于加快规划扶持沿江旅游公路和产业经济带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吴世军(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15991191966   

案    由:紫阳是全国两大高硒区之一,素有“世界硒源·富硒茶乡”美誉,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在富民强县与绿水青山的两难选择中,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无疑能给紫阳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后继推动力。

紫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北有秦岭和凤凰山两重山岭阻隔西北寒流,南有任河谷地输送西南暖气,气候条件温润。境内一千米以上的高峰一百一十八座,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九点二。流域面积大于五平方公里的河流一百零四条,年平均水径流总量为一十六点二亿立方米。已初步探明了双安——焕古、瓦庙——毛坝、高桥——铁佛三条高富硒带,硒资源丰富。紫阳不但是硒资源大县,也是一个道教、茶歌文化大县。既拥有丰富的富硒等生态资源,又拥有丰富的生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些生态优势才是紫阳的最大优势,也是未来产业后继发展的优势。充分发挥利用这些优势,立足当地汉江、任河水系和自然风光,着力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紫阳沿江产业经济带和特色旅游产业带,推动紫阳绿色产业和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是紫阳后继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劲之一。

建    议:

以沿江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厚实的产业基础和独有的富硒农业基础打造农业综合开发田园农庄综合体。通过“农业+文旅+产业”的多元化融合的田园农庄综合体发展模式,把山水,田园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之中,实现紫阳县新型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为重要发展目标。以沿江国道建设为主轴,园区辐射、点面结合,打造“一轴三带”的“绿色经济长廊”、“一心三园”的“生态旅游长廊”、“五镇六河”的“民俗体验长廊”。

一、打造“一轴三带”的“绿色经济长廊”

一轴:汉王—金川—焕古—城关—洞河—洄水国道轴线这一轴线是紫阳山水生态田园产业带的脊梁。从西北到东南依次辐射分布着西坪古梯田、擂鼓台、中坝岛、硒茶古镇焕古、道教文笔山、茶乡会馆、洞河水乡、洄水冬桃林等景点区。同时还分布有大量成熟的连片富硒茶区以及近年栽植的密植茶区,分布着以汉城皱皮柑、硒桔和焕古、和平、城关、洞河为主产区的紫阳金钱硒桔产业区,规模硒茶产业和硒桔产业基础牢固,具有产业建设示范引领条件和后续发展条件,生态产业布局发展后劲强。近期:进一步完善沿线的区域规划,确定以“山水田园,花乡果巷,诗画乡居”的核心定位,建设以特色花卉、水杂果产业为基础,以樱桃、李杏、梨桃、小杂粮产业为特色。以种植产业为核心体系,具体有李杏种植、樱桃种植、梨桃种植、柑橘种植、杂果种植和硒茶种植,分期布点、绿化、美化;加强国道两侧的花卉种植的绿化、美化;加强到各主体产业园区经济带道路的设施完善和亮化、绿化、美化;在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产业项目落地,初步建立起紫阳汉江绿色经济带骨架。并形成协会、龙头企业引领,村组连片布局、规模化种植,电商、物流网策划包装营销等初级产业链条。中远期: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紫阳汉江富硒绿色经济带,促使其硒产业的“骨壮体键”,深入开发富硒产品和食品,提升所有农产品的附加值。达到富硒产品加工企业镇镇全覆盖,国道沿路花果飘香的园区经济带基本成型,民俗体验接待功能完善。把国道真正打造成为陕南最迷人的沿江自驾旅游景观廊道和生态产业经济带,成为辐射带动擂鼓台景区、中坝岛、白马石遗址、五省会馆、文笔山、青中景区和任河景区的动力源和紫阳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带:硒果经济带、硒桔经济带、硒茶经济带依照主体功能区的理念,按照紫阳汉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地理环境特点,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可以把紫阳沿江国道辖区两岸直观坡面的耕地划分为:海拔331米以下为垂柳等植被带;海拔331米至450米之间为富硒花卉、果园(以花卉种植,樱桃、李子、杏子、桑椹等地方水果种植)经济带和富硒桔园经济带;海拔450米至800米为大叶泡硒茶生态农业观光园经济带;海拔800米以上为种植适宜的中药材经济带。在产业经济带开发程度上依次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国道附近以花卉种植和硒果园区的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民居民俗、特色小镇)完美结合;低山的桔园、中高山茶园和山水风光绝妙结合。二者资源互补,相得益彰,打造成为紫阳以国道为依托的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和绿色生态经济带发展走廊。近期:重在完善三个经济带内各园区的布点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的布点蔬菜产业园、杂粮产业园、采摘观光园等辅助产业园区。通过国道生态景观带将果园区、桔园区、硒茶区等与乡村民俗体验点连接起来,打造成为“汉水乡村民俗游”、“山水田园风光游”和“农业观光游”三大旅游品牌。中远期:借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扶持政策,通过三带的建设,运用“农业+文旅+产业”的多元化融合的模式,打造田园农庄综合体,打造果、桔、茶生态富硒产业,提升沿江各镇乡村游、民俗游、田园游等旅游功能和文化品位,为山水田园风光和农业观光旅游注入生态、体验元素,带动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富硒产业走廊。

二、打造“一心三园”的“生态旅游长廊”

一心:以县城老城区为重点,打造休闲度假中心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紫阳是川腔秦韵交融,茶文化、道教文化、民歌文化、汉水文化融汇,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紫阳民歌曲调优美,传唱千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的“民歌之乡”。依托紫阳县既有的“茶歌道”等特色文化资源,力促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突出“汉江画廊、茶歌紫阳”旅游品牌定位,以县城为重点,打造休闲度假中心。近期:重在确定规划定位,老城区的物权置换,启动完善方案设计,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老城的传统建筑,为建设“特色石板城”奠定基础,突出“山城和石板”文化特色。中远期:分期对传统风貌街区提升改造,实现点——线之间的风貌一体化;围绕老城区斗城历史沿革,在原有的基础上恢复修建东南西北四座老城门,修建恢复仿古城墙,将老城和新城彻底分割开;老城内建筑保持原有格局和韵味,着重突出山城和板石民居文化特色。考虑将老城区单位机构迁出,进一步完善老城的旅游设施,提升老城旅游承载功能和竞争力。

三园:以一江两岸为主线,打造(紫阳港、亲水广场、任河嘴、西门河、河堤路沿江环线)汉水文化体验园;以游茶山、听茶歌、赏茶艺为主题,打造(县城、五省会馆、茶山)富硒茶文化产业园;以道教文化为依托,打造(养生谷)道教养生文化园。近期:对县城功能、旅游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县财政每年筹措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持续推动紫阳旅游提档升级。中远期:随着景点的逐步成型以及旅游服务体系的逐步建立,持续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以旅游公路和乡村自驾游为主的旅游品牌,“水域风光、茶歌体验、乡村民俗、历史文化、休闲度假、山地生态”六大旅游产品形成体系。

三、打造“五镇六河”的“民俗体验长廊”

五镇:汉王、焕古、城关、洞河、洄水五镇以打造特色小镇为依托,因地制宜,打造亮点,体现特色,避免千篇一律,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沿革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建设好五个特色小镇:打造以汉王镇两汉三国传说文化和两汉三国文化遗迹、古汉墓群为主题,以及白马石以开发古文化遗址、古汉文化长廊、白马石陶艺展览馆及制作体验、水上游乐园、休闲农庄、水果采摘等文化景点、生态观光、运动休闲、避暑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汉文化古镇;打造以挖掘焕古镇历史文化精神、茶园自然景观和富硒文化相结合的硒茶小镇;打造以清末民初历史文化遗迹及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城关老城和五省会馆小镇;打造以境内秀美汉水自然景观和特色农产品为主题的洞河水镇;打造洄水以清澈的流水、水库平湖的自然景观以及千亩桃林、盛产冬桃等农产品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六河:是汉江支流,分别是林本河、鲇鱼河、沔浴河、任河、汝河、洞河。与汉江形成一个芭蕉叶状的网络化水系,将县城中心、各镇和景点、三大经济带、产业园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近期:重点在开通景区、园区内外部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可进入性的问题。中远期:使各镇、各水系周边产业经济带、景区、园区成为“水韵紫阳”旅游目的地的精品旅游长廊。

为了打造好“五镇六河”的“民俗体验长廊”,必须实施三大战略:

一是大型山水景区建设战略。重点建设擂鼓台、西坪古梯田、中坝岛景区;文笔山、青中、养生谷景区;五省会馆、茶山、任河漂流景区;洞河水上垂钓、洄水桃山景区。

二是山水园林城镇建设战略。以县城的“一心三园”建设为样板,促进汉王、焕古、瓦房、洞河、洄水镇的山水园林镇建设,使其成为紫阳汉江旅游走廊的节点镇。

三是山水名镇、重点村复兴建设战略。汉江沿岸山地有许多小间平坝,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山环水抱的文化古镇和村落,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如西坪、白马石、金塘、和平、瓦房店、青中、石坝等。实施山水名镇、重点村复兴战略,有助于完善紫阳城镇体系,形成以古镇、名镇为中心具有紫阳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提升旅游竞争力。

“五镇六河”的“民俗体验长廊”的打造,要防止在沿江两岸进行大型景区的破坏性开发,而要将城镇、水系、园区、景区结合起来,实行点——轴式开发模式,使生态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的引擎之一。

  四、加快规划扶持沿江旅游公路和产业经济带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加快建设紫阳生态旅游县的需要。加快规划扶持沿江旅游公路和产业经济带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建成后会极大地改善紫阳境内沿江优质旅游资源交通可进入性差的现状,从而唤醒汉江两岸沉睡的生态旅游资源,激活紫阳丰富的特色旅游后劲,同时,也对促进紫阳汉江旅游产业发展将起到支撑作用。

(二)是挖掘紫阳特色旅游资源的需要。中国最清洁的河流汉江纵贯紫阳全境,出境断面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六大分支水系流域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一江六河”是紫阳水域风光的主要区域。因此,国道沿江旅游公路建成后不仅可以串联起五镇的水域风光特色,更能够丰富紫阳生态旅游的内涵,促进紫阳旅游拓展新空间。

(三)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道沿江旅游公路不仅是方便游客的通道,更是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一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果、桔、茶紫阳传统的绿色支柱产业;二是使旅客舒适愉悦,进行必要的行、游、吃、住、娱、购的设施改造提升,将会带动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的生活、服务理念和自身素养,引导乡风民俗的改善;三是根据游客的需求,以服务游客为宗旨,因地制宜地建设配套设施、导引系统等,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生态游、亲水游、田园游、民俗游、健身游等旅游经济,从而带动沿线村镇的群众致富。

综上所述,建议县委、县政府将加快规划扶持沿江旅游公路和产业经济带建设列入县“十四五”规划实施建设,进一步推动紫阳的汉江经济带和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并在建设资金上大力给予扶持。同时出台具体的优惠招商政策,加大土地流转步伐,大量有序引进整合民营资本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加快紫阳汉江经济带和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步伐。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主办、县农业农村局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2号

 

标    题:关于推进落实我县“雪亮工程”的提案

提 案 者:郭 晴(县总工会副主席)13379458050   

案    由:雪亮工程是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天眼工程的扩面升级建设,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紫阳实施好雪亮工程意味着平安紫阳建设将提质提速。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县实施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后,县、镇、村人居布局、人口密度发生了结构性、多元性变化,社会的公共安全问题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科学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之前,我县实施天眼工程,时间久远且覆盖面有限,仅在县城就有很多盲区,导致一些治安案件调查处理有难度,居民群众安全感指数降低。

建    议:

加快我县雪亮工程的推进落实,科学布局规划,完善设施建设,早日投入运行,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使县镇村三级治安防范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升广我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审查意见:公安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3号

 

标    题:关于在旧房腾退工作中保护红色遗址的提案

提 案 者:  (市作协) 18109153630

案    由:农村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个别农村旧房屋属于我县正在申报中的红色地标,如双桥镇全国劳模陈辉荣故居、抗美援朝一等功臣彭富礼旧居。上述两处红色地标已列入农村旧房腾退序列,后经党史部门交涉,暂缓腾退。但由于没有明文规定,处在朝不保夕的境地。这些红色地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

我县21处红色地标是不可再生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和开发利用好红色地标,无论是对于继承和弘扬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培育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对于建设和巩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发展当地旅游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    议:

迅速制定保护政策,对全县正在申报的21处红色地标给予政策保护。

审查意见:县自然资源局(搬迁办)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4号

 

标    题:关于加强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康宗强(县供电分公司)13700252777   

案    由: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相关问题随之而来,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针对这一问题,国务院、相关部委和各省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方面,从生产、购买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和鼓励政策的推行,紫阳及周边城市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在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在不远的将来代替传统的汽油与柴油汽车是大势所趋。2018年,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办法要求建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电力消费。到2023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我县充电桩建设进度缓慢,已建成的康宏公司充电站及乡镇供电所充电桩都未对外开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提出“鼓励绿色出行,新建城市快速充电桩”。

建    议:

相关部门超前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建设居民小区、旅游景点、公共停车场等充电设施建设进度,打造油电互补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方便群众生活,更好惠及民生。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主办、县供电分公司协办。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5号

 

标    题:关于加快茶叶硒含量稳控技术研发的提案

提 案 者:李德斌(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13409153733

案    由:富硒茶产业是我县富民兴县第一产业。全县茶园面积达24万亩,发展茶企300余家,开发出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调味茶等茶类40多个品种,年产茶叶7000余吨,实现年综合产值43.4亿元,12万茶农因茶走上致富路。紫阳富硒茶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品牌,品牌价值达62.22亿元。紫阳是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茶旅融合竞争力全国十强县和中国茶业百强县。紫阳富硒茶是世界上首个通过专家鉴定的富硒茶,富含硒元素是其特有品质、知名品牌的根基。关于富硒茶硒含量的标准,地方推荐标准《紫阳富硒茶DB61/T307.1-2013》和《富硒含硒食品与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DB61/T556-2013》,国家强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均规定了富硒茶或富硒食品每100g硒含量≥30%NRV(营养素参考值),即硒含量下限应为0.15mg/kg。目前,全县茶叶硒含量整体达标状况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县硒资源开发研究院在蒿坪、焕古、双桥、洞河茶园采集土壤、茶叶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蒿坪茶园茶叶硒含量达标(≥0.15mg/kg)比例为43.7%,其他各点茶园茶叶硒含量达标比例均低于20%。究其原因,主要是硒的自然分布不均衡、自然赋存形态各异所致。据资料显示,全县土壤硒含量在0.26—59mg/kg之间,平均值0.9612mg/kg。其中高于10mg/kg的极高硒土壤面积约占5%,1.0—10mg/kg的富硒土壤面积约占50%。介于世界平均值0.4—1.0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23%,低于0.4mg/kg的土壤面积约占17%。这反映出全县土壤硒含量不均衡,甚至局部地区硒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的客观事实,也是造成茶叶硒含量波动较大的根本原因。由于茶叶硒含量不能统一、稳定达到标准,我县部分茶企为避免投诉纠纷和经济损失,不得不放弃使用“紫阳富硒茶”、“富硒茶”品牌、标识和包装;相关部门新制定了对硒含量没有指标规定的“紫阳茶”标准,以规避茶叶硒含量达不到“富硒茶”标准的矛盾。长远来看,不利于突出紫阳茶的特色和优势,不利于全县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建    议:

一、开展茶园土壤、茶叶硒含量检测调查,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本县茶叶硒含量水平和实际情况。

二、加强基础研究,研究掌握茶园根系土壤硒含量和硒形态对茶树吸收、转化硒的机理和规律,以及不同茶树品种的聚硒能力和机理。

三、坚持安全、色、高效的原则,探索研究高硒岩石活化生产高硒矿物肥料等方法和路径,实施茶园“测土补硒”试验示范,加快突破茶叶硒含量稳定达标的技术瓶颈,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审查意见:县农业农村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6号

 

标    题:关于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提案

提 案 者:马鸿波(福康物业公司总经理)15591512345   

案    由: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医共体内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患者双向转诊、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县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团队,重点服务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医共体内建立医学影像中心、信息共享平台、检查检验中心、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内部分配机制,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鼓励对医共体相关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将县域医共体逐步建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建    议:

成立扶贫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在协会的领导下,以党和国家的基本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原则,协调医药健康领域资源,促进文化交流合作,促进医药健康扶贫专门项目落地。开展医药健康扶贫专门研究,有效减少因病致贫现象,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及中国健康领域扶贫工作开展。

1、区域级(县级)医学影像共享及云端存储

建立区域影像中心系统建设需要由政府卫生部门进行主导,将各个基层医疗机构的放射科、超声科的影像设备通过云PACS系统连接起来,再通过各医疗机构内的医学影像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交换,构建区域级影像存储与归档数据中心,并在此中心基础上实现影像的远程会诊,远程登记、远程诊断、远程教学等应用。

2、医联体、集团医院间影像数据联动

搭建总院与影像诊断中心云影像智慧医疗平台,可实现各分院区的影像数据云存储,进行统一归档及应用,使医联体间影像数据互联互通,实现线上跨院间远程诊断及会诊,促进各级医院间数据联动。围绕国家“分级诊疗”政策,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减少医生路途奔波,加强帮扶效率。

3、云PACS应用

云PACS系统应用于中小型医院及社区卫生院,支持DR、CT、DSA、MR等DICOM3.0医疗影像设备并无缝对接HL7标准院内信息化系统,除具备一般PACS系统如影像处理、归档等功能外,系统具备远程诊断及远程会诊功能,并可进一步对接影像医生集团优质专家资源,提高院内收入、提升医生业务能力。驻场部署系统后专人一对一进行培训服务。

4、提全院FULL-PACS级影像统一归档

大型医院每日生成海量PACS数据,存储成本日益高昂,通过厂商影像设备及PACS系统时与阿里云、浪潮云、电信云深度合作,为医院提供医学影像数据云端归档存档,减少存储成本,并为医生提供便捷的跨地域跨设备的工作体验,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5、量化患者等待报告时间,减轻患者焦虑

目前各省市关于医学影像数字化收费标准已陆续出台,胶片数字化可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并提高收入。患者电子胶片系统支持国内外主流厂商影像设备及PACS系统对接,审核医生完成报告后,通过自动/手动方式将报告发送到患者手机,患者微信端可预见报告领取时间,分时领取减轻护士台压力,同时避免错拿漏拿情况发生。

审查意见:县卫健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7号

  

标    题:关于加快汉王中坝岛旅游区建设的提案

提 案 者:向贞维(汉王镇社区党支部书记)13109276048 

案    由:中坝岛是安康境内唯一的天然岛屿,与人工湖形成的岛屿相比,自有其天然之趣。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下游火石岩发电站正式建成,蓄水至此,岛周围水位升高,江面开阔,波澜不惊,煞是壮观,成为瀛湖公园的一个主要景点。九十年代末,省旅游局牽头由县移民局扶持开发,小岛锦上添花,如一幅天然画卷,美不胜收。岛上果树成林,鸟语花香,烟波迷罂,水光潋滟,仙境美如画。岛上有葡萄、枇杷、皱皮柑、金钱桔等作物,物产丰富。小岛地形独特,传说故事很多,就像一对鲤鱼跳龙门相亲之景,故而游客较多,的确是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由于岛峪四周环水,交通不便,岛上没有娱乐、吃住,生活条件差,很多游客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因缺少重大项目支撑,中坝岛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

建    议:

对中坝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筹资金,打造紫汉观光圣地。同给紫汉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很好的致富的门路,给紫阳经济发展“一带一路”打下牢固的经济带基础,活跃农副产品与当地特产销路,提高紫汉群众的文化发展需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审查意见:县文旅广电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8号

 

标    题:关于支持民间文艺社团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王安银(安银文化公司)13788209626    

案    由:为了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尽快脱贫摘帽,要有文化支撑,使百姓精神上脱贫,培育“好思想”弘扬“好风尚”把推动“文化紫阳”传承紫阳文化的职责和使命,深入思考,怎样挖掘提升,创新紫阳文化,着力打造紫阳文化艺术精品,用实际行动引领大家传承紫阳文化,讲好紫阳故事,传播紫阳声音,领树紫阳风气,展示紫阳形象,唱响紫阳多元文化协奏曲,为追赶超越,绿色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促使紫阳地域特色,文化发展。

紫阳是一个文化大县,这几年国家对民间文化很重视,从表面上看,高雅时尚的文艺,在活跃城乡人民的生活,甚至不惜投入地请明星大腕来,开阔山区人民的视野,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和文化馆,为了尽到职能责任,也竭尽全力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城镇社区文化生活,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省市级层面赢得了较好的口碑,但是这些活动的受众面毕竟有限,占全县总人口三分之二的人群和相关执法部门所需要的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扬民族美德风尚参透力还十分缺乏,虽然请明星大腕和大型演出,省市资金花的不少,活动花费人力、财力较大。欣赏的观众,大部分组织学生看,百姓基本没有机会看,接不了地气,掏高价请来的明星大腕,甚至部分群众还看不懂,党和国家这些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文件,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由于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足,制约了我县文化事业的正常发展,请明星大腕把大量的资金拿走了,地方文艺发展是一滩死水。

建    议:

为了把地方文化继续保持传承和发展下去,建议专业院团和民间社团分开,专业院团只接受省市县大型活动,民间文艺进社区、进村、进农家院落,由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扶持三至五个有组织能力和有资质的民间社团去完成每年一村一场的文艺巡演。

紫阳民歌剧需打造精品,确保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创造出更加有分量的民歌剧作品,向中省有关部门申报项目扶持。

民歌保护传承要大力倡导民俗活动,发扬农村和社区文化功能,培育民间传承环境和民间文艺搜集整理。

能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文化进景区,加大地方人才的利用,将地方特色的艺术人才集中发挥才智。

便于传承挖掘地方文化,能带动地方文化发展,能给地方乡土人才参与的平台,促进百姓精神上的脱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家庭和谐,老百姓通俗易懂,更多的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推进新民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审查意见: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49号

 

标    题:关于加快焕古旅游交通发展的提案

提 案 者:张学龙(焕古镇焕古村监委会主任)13709155512

案    由: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交通发展,前景可期可待。焕古作为全县唯一一个被省旅游厅评审通过的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其独特的贡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已远近闻名。但是,进镇难、接待能力低、旅游元素不丰富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小镇的旅游发展

一是进镇公路等级低下与旅游发展速度不同步。

二是小镇吃住接待能力与旅游市场需求不匹配。

三是旅游元素开发速度游客期望值有差距

旅游交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是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加快焕古旅游交通建设步伐是每一个支持焕古旅游经济发展人的迫切愿望。

建    议:

加快541国道建设,激发旅游活力。采取分段施工,多点开挖,上足人力、设备,加快紫阳至汉王段541国道建设速度,力争2021年底前全线通车。届时瓦房北五省会馆、和平魔王沟瀑布、焕古硒茶小镇三镇旅游环线将融汇贯通,旅游潜力进一步增加。

加快和平至焕古段公路改造升级带动经济发展焕古地域资源特殊,所产茶叶口感极佳,是紫阳茶的代表。近年来,该镇在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发展茶叶已达3万亩,大小茶企82家,年产茶900余吨,综合产值约3亿元,茶叶收入已成为焕古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市县对富硒茶的大力推介,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焕古买茶客人络绎不绝,而道路狭窄很大程度影响了茶叶的销售、游客的茶事观光和体验,因此,拓宽进镇主干道意义深远。

加快核心区旅游步道建设步伐,夯实旅游基础。以创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为契机,加快推进硒茶小镇“网格化”旅游,将景点、民宿风情、生态茶园、游客接待点滨江长廊、旅游驿站等要素融合贯通将镇域内景点有序串联,形成“路路通景区,路路都是景”的良好格局。

加快部门融通,突出合力兴旅。相关部门和焕古镇政府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突出“全”字抓合力兴旅,凝聚力量和共识,进一步深化“旅游工作+部门”“部门工作+旅游”理念,以此做深做精“来焕古品香茗、游古镇享美食、购山货”的焕古旅游品牌把焕古硒茶小镇打造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特色小镇。

审查意见:县交通局办理。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

第50号

 

标    题:关于加强我县传统古建保护的提案

提 案 者:张朝琴(县委编办)13409150088   

案    由:传统建筑,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紫阳县有着深厚的移民文化底蕴,置县五百多年来,不仅融汇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更有派系繁多、风格各异的老院子、古建筑,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紫阳秀美的山水之间。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传统建筑消失的速度开始加快。尤其是在近年移民脱贫搬迁旧宅腾退工作全面展开时期,如何保护好珍贵的传统建筑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对传统建筑的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这些老屋维护修复费时费钱,是新农村建设的负担。居住在传统建筑中的村民大多也没有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巴不得拆掉旧房建新房。

二是盗卖传统建筑构件现象比较猖獗。近年来随着收藏热的兴起,不少文物贩子活跃在紫阳农村。他们巧取豪夺,把许多有价值的石窗、木雕、石雕等建筑构件低价骗走甚至偷走进行倒卖。

三是保护的范围还没有实现全覆盖。我县对保护传统建筑做出了一些努力,2018年,县政协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县三十余处有价值的传统古建筑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出版发行了《紫阳古建遗存录》,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文字资料。但对传统建筑保护的范围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大部分传统老房子的户主都已经另建新房居住,只剩下一些老人居住或者空置。基层工作人员对部分优秀古建筑的认识程度和保护力度不够,误拆、误损情况仍时有发生,比如在移民搬迁旧房腾退的行动中,有些老房子无可幸免的被拆掉了,令人十分痛心。

建    议:

(一)尽快对全县传统古建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排查。相关部门组织召集成立各个方面的专家以及志愿者组成几个调查小组,先对全县传统建筑进行梳理排摸,再分头对这些传统建筑就建造年代、保存状况、文化价值等进行实地考察,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列入保护名单,制定出分类保护方案。其次可以在各个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公开有奖征集有关线索,号召干部群众把自己熟悉的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相关线索提给给相关部门。

(二)谨慎拆迁老建筑。建议县政府牵头成立有文物、规划、住建部分专家学者的专门机构,负责对老旧建筑拆、修方案的审核,尤其是对一些存疑的建筑,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结合地方志的记载和相关史料的留存进行反复认真的考证,在决定拆除以前要慎之又慎,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建议对一些相对完整的优秀历史建筑进行3D拍摄,以高科技数字化的方式保留其真实的影像资料,以备考用,避免在有些修缮时“画蛇添足”。

(三)借鉴松阳“拯救老屋”模式,加大修复力度。建议统筹成立县级层面的传统古建保护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并引起基层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激发村民保护传统建筑的意识,激发了产权人的主体意识,使传统建筑主人从“要我修”转变为“我要修”,形成保护传统古建的积极氛围。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如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部门申请资金支持。在具体的传统建筑维修保护上,采取村民自愿申请、政府扶持、专业技术团队引导、培育地方维修工匠团队的方式合作开展传统建筑的修复,以节约时间和资金成本,增强可操作性。对于在脱贫搬迁旧房腾退中发现的户主旧宅但是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可以由集体收回,将之改造成为书院、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史馆或者对外招商开发成民宿。这样既能留住村庄的乡愁记忆和历史文化传承,又能增进民生福祉、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启动“我与老房子的情怀”的口述历史。许多古建的原住民对长期居住的老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其现在是否居住在原有住房内,都会有着真实的故事和深深的情怀,而那些出身和生活在老房子,并能讲出故事的老房子原住民已经年龄偏大,应记录下这些关于老房子、关于乡村的记忆,这也是紫阳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对保护优秀历史建筑或增加紫阳历史文化的厚度都是很有裨益的。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在广东考察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我想这个道理在新农村建设时同样适用。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紫阳的新农村将是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梦里老家。

审查意见:县文旅广电局主办、县民政局协办。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