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激起了亿万农村居民心中最为深切的期盼。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近年来,我县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坚持一业突破、多业并举,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为方向,大力发展富硒生态农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农民优化种养结构,充分挖掘生产潜能,茶叶、魔芋、核桃、中药材和养殖业等富硒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群众增收效果明显。虽然我县特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创新水平低、支撑能力不强、农产品深加工滞后、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建 议:
一、规划引领,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强富硒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布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和“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主打产品,增强特色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集聚,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切实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强化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工程项目,并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二是要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统一协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三是紧盯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积极研究、储备、包装上报项目,争取上级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投资保障。四是整合发改、农林科、扶贫、水利等涉农资金,做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特色农业生产条件。
三、科技支撑,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环节,充分发挥农林科技部门、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县、镇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抓好茶叶、魔芋、核桃、中药材等示范园区建设,把示范园区建设成为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中心,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学技术培训中心。积极探索和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突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集成示范和配套应用,切实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四、抓点示范,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其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特别是要大力扶持留得住、跑不了、真干事的本地企业。整合现有资源、聚集优势,用活股权合作、金融扶持、产业奖补、互助资金、生态补偿等措施,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进涉农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集聚、资源共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向深加工方向发展,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服务领域,提高农产品增加值。积极推广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的经营组织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知名品牌,提高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龙头企业集团化、集群化发展。
五、打造品牌,扩大紫阳富硒农业影响。一是利用紫阳良好的生态环境,以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无公害食品生产。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我县特色农业向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方面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管理,强化设施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监管。扶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残检测手段建设,强化监管和市场信息服务。三是通过组织或参加各种交易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加大对我县农产品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富硒农产品知名度,增加市场占有率。并引导企业搞好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不断培育品牌。
六、整合政策,不断拓展产业融资渠道。制定出台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采取政府推动、市场主导、金融支持、科技支撑、企业和农民投入的方式,用好产业基金、财信担保、政银企联动等措施,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多渠道增加农业特色产业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对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合作社、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引导社会资源“上山下乡”。一是持续加大专项资金对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发展力度,逐年加大投入标准。二是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民营企业财政补助机制,做到补助标准科学合理,公开透明。三是放宽对农业特色产业的贷款优惠政策和贷款额度,实行基地担保抵押和财政贴息制度。四是有效整合发改、农林科、扶贫、水利等部门的相关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农业特色产业投入。五是鼓励多方引进外资和社会资金,制定鼓励政策,引导矿山和房地产企业转向农业领域进行投资,使之成为特色农业主力军,并通过合作、合营、租赁、合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开发,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
七、包装策划,切实做好产品市场营销。加快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提高服务水平。扶持引导县内外流通企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对外开展产销衔接,推广直销、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创立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业旅游展示平台,甄选一批品质优良的农产品,编制全县优质农业产品手册,在旅游旺季时,集中展示,并提供农家游预订服务。扶持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鼓励农民个人、各类生产组织和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推行O2O电子商务模式,利用微信、二维码等新兴电子技术,打造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快速通道。通过网上农产品入驻,营销农产品,线下配套服务融合,不断提高农产品知名度与品牌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