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6号提案及复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46    更新时间:2019/7/24

提案时间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 案 人

  锐、高紫春、汪显贵、邓家懋、翁吉君、孔祥宇

   

 

提案类型

 

提案类别

 

提案标题

关于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提案

提案案由

 

我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在2017年通过“国验”大考,成绩来之不易,但在接下来的巩固提高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落实,特别是最基层的村级小学教育亟待提高。

一、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以青中村全安教学点为例,由于规模小经费有限,很多需求仍然无法得到满足,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匮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更新。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加强诸如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与专业教师的极度缺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教师精神和身体状况上看,普遍呈亚健康状态,身心疲惫,且因病需住院治疗却请假困难。农村小学的学生普遍较少,按照师生比的编制标准,很多农村小学教师职数会少得可怜,而充其量一般会按每个教学班配置一个教师,所以包括校长在内每师一班,每天要完成7节课的教学或自习辅导,几乎每人每天没有一节课的空堂,并且还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工作以外的诸多工作任务。层层选调造成了业务骨干流失,虽然和轮岗在同时进行,但轮岗却远远弥补不了选调带来的缺失。教师编制的短缺、学科专业不配套,年龄偏大,学科专业不配套,专业素养偏低,骨干教师稀缺等因素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也是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提高的瓶颈。

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通过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学校的校舍、内部设施设备、育人环境等确实得到了均衡发展,但教师这一教育质量的重大保障因素仍然存在城乡间不均衡的问题。从教师队伍结构看,一是学校教师职数少,一个教学班一个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二是教师专业学科不配套,一些薄弱学科只能靠仅有的教师无奈的去滥竽充数;三是呈现平均年龄偏大、骨干少的弱势特点。因此村小教学质量也大打折扣。四是农村教师有病难请假及时医治的问题严重。首先是教师本来职数少,因病请假住院治疗在内部协调顶岗根本不可能,迫于质量压力又不能采取复式班教学,其次是农村学校经费有限,支付不起代理教师工资,加之交通、生活、薪酬等条件限制找不到合适人选,最后只好自己带病坚持。

三、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监管不力或根本缺失是农村学校的普遍困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转型,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城市,更有的是父母双方盲目外出务工,丢弃了农村本可以发展的经济基础,丢弃了家庭对子女教育监管的人力投资和作为父母的责任。留守儿童数量逐年攀升。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的诸多教育监管的问题,缺乏父母之爱的问题,靠学校只是杯水车薪,靠社会又缺乏实际载体。

建 议:

一、切实加强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配置进一步均衡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目前,正是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和“城乡一体化”过渡时期,教育扶贫作为五个硬性指标之一,更是不容轻视,一些村级教学点还有很大的存在必要。一是合理核编。全面系统核算学校的工作量,按实有教学班配置农村小学教师职数,每班不少于1.5-2个教师。二是加强在职教师学科专业培训和定向招录短缺学科教师,经过优化配置,逐步实现职数足额,学科配套的建设目标。三是加强教师轮岗工作力度。真正做到让优秀骨干教师走进农村校园,让农村教师有更多机会提高专业素养,教师配置和流通时切忌造成“肥处添膘,瘦处刮油”的恶性循环。四是认真落实“走教制度”,解决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资缺乏问题,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推行“走教”制度,变学生“走读”为教师“走教”。

二、多措并举,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逐步扭转农村家庭教育监管乏力的局面。留守儿童的产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来解决问题。一是学校继续努力。学校要制订此项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措施,把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头,学校领导必须身先士卒,带头抓落实、严格抓考核、指导解难题。要把家访、个别辅导、与父母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贫困学生资助等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开办家庭教育培训班。政府可以利用县职校的工作职能,举办家长培训班,轮期免费开展家庭教育专业培训,镇村组织家长参训。三是多部门联动。各职能部门可充分利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农村工作平台,开展农村家庭教育调研指导和宣传活动,提高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由解决思想的缺位到解决行为上的缺位。同时,通过加强当地的经济实业建设,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控制留守儿童特别是双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

三、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农村教师住院治病请假难的问题。一是真实掌握农村教师工作和身体状况。此项工作可落实有关部门深入学校和教师展开调查,掌握具体情况。二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对无力支付代课教师工资的学校据实给予经费补助等,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限制无病呻吟、小病大养的现象发生。

四、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通过我们对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不同规模学校中使用率的分析,建议农村小学合适规模是每校12个教学班,不能低于每校6个教学班。10名以下的“微型”的小学校,生均费用远远超过一名高中生一年的费用。而目前紫阳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并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在调整中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但是也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因此,建议在县城周边(比如城关镇新田村)建一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解决部分上学路程在5公里以上的学生、进城租房陪读、部分留守儿童寄宿就读问题

承办单位

县教体局

协办单位

 

提案回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局已报请县级编制部门尽快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职工编制进行重新核定,“对于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利用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等多种途径来补充农村新教师。2018年,我县拟为全县农村中小学补充新教师150人。加强园长、专任教师和保健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模式,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中省项目,逐步建立中、省、市、县、校五级培训网络。通过培训提升全县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整体素质。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工作,通过提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晋职晋升、评优选模向边远学校倾斜等各项优惠政策,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农村中小学。在交通条件便利的学校之间积极探索薄弱学科教师“走教”制度,让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2.多措并举,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儿童。深入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全县教师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以留守关爱、送教上门、教师家访等为主要形式的帮扶活动。做实留守儿童“四五六”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完善进城务工和农村居民进城落户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保障随迁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改善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关于农村教师住院治病请假难的问题。近年来,全县教职工均能享受每年一次体检的惠民政策,对身体确因疾病无法坚持工作的教职工,县教体局严格按照《紫阳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请假暂行办法》(紫人社发〔201466号)审批,不存在教师住院治病请假难现象。

    4.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多年来,我县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各学校办学条件。同时,县政府制定了《紫阳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撤并了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的教学点,在镇中心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村级完小,建设了学生宿舍和食堂,加强了寄宿制学校建设。   

    今后,将结合移民安置等新建的人口聚集区建设情况,加强调研和测算,适时调整规划,适度撤并或进行学校建设,以保证小学就近入学需求。目前,城关镇中心学校建设已完成,城关镇兴田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

 

 

委员意见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