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十二届三次会议第61号提案及复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89    更新时间:2019/7/24

提案时间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 案 人

卢升艳

   

 

提案类型

 

提案类别

 

提案标题

关于注重培养本土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提案

提案案由

随着近几年紫阳经济的快速发展,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强,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把招大商作为首选目标。但投资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对投资环境、土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招商和企业落户的过程中都很难实现。另外紫阳县的交通区位、土地指标、矿场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外商在选择投资时我们的空间优势更小。而本土企业生在紫阳、发展在紫阳,他们离不开家乡,适应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具有投资小、占地少、经营灵活、生存能力强、调头快等特点,近年来本土企业和小微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本土企业和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不能与外商同等享受各类政策、企业用地难、融资难等各类问题。为了使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小微企业遍布各地,并成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议:

一、县委、政府在抓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的同时,关心本土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为他们提供与外商同样的优惠政策。

三、帮助他们搭建融资、信息平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广宽的空间。

承办单位

县经贸局

协办单位

 

提案回复

一、发展现状

2017年,全县在册中小微企业11788户,(其中:国有企业2户,集体和有限责任、股份公司108户,私营企业995户,个体工商户10693户);从业人员达到57912人。“四上”企业共12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户、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47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9,本土企业个数1050户占企业总个数的95%以上,其经济发展总量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2017年我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7.56亿,工业经济增加值38.1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07亿元;非公占比5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07亿元。

二、推进措施

1.深化涉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

将涉企的全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集中到县政务服务中心统一对外办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积极推行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和项目建设“并联审批”等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服务中心公布了《紫阳县镇权责清单》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企业负担专项检查活动,纠正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本土企业与外来企业同等享受涉企政策。

2、积极出台各项扶持政策

近年来,围绕抓重点我县出台了《紫阳县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突破发展实施办法》、《紫阳县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办法》、《紫阳县招商引资办法》、《紫阳县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及奖励办法》,《促进茶叶加工企业发展扶持暂行办法》。2016年新出台《紫阳县“四上”企业培育办法》、《紫阳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工作方案》、《紫阳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紫阳县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紫阳县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门性管理制度和办法,助推企业发展。针对我县本土企业偏多,企业经济发展低迷的现状,2018年我局牵头与县发改局、县招商局、县农林科技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林科技局、县金融办等涉企部门共同制定了《紫阳县关于促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共924条正待政府常委会议通过颁布实施。

3.   落实政策资金支持、培育企业梯次成长。

按照“育小、扶中、抓大”的思路,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梯队成长培育行动计划,建立统一的中小企业名录库及预警监测网络系统,止目前528家法人企业录入了系统,提前分析预警,为政府和领导决策及时提供了参考依据。今年15家企业列入了省级成长梯队培育计划,10家企业进入了规模工业企业培育。捆绑各类资金项目给予支持,促进工业企业小升规,省级对每户新增规模企业奖励10万元,县财政再给5万元奖励,确保成长梯队能够快速发展。我县牢牢抢抓“一带一路”、脱贫攻坚、陕南循环发展、东部产业转移等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各项资金项目,落实专人积极争取扶持资金, 2016年以来,全县共有23个企业项目获省、市发展专项扶持资金3110万元,带动企业投资5.8亿元。今年以来,我局协同县扶贫局对40余家企业项目考察评估投放扶持资金2400余万元,配合县茶叶局对新建18家茶叶加工企业进行了验收,兑现扶持资金近400万元。积极联系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对紫阳县11家企业的项目投资对接。推动新成立紫阳县投融资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对中小企业还贷周转金管理,产业发展基金管理、财信担保等。目前已为3户企业提供超过4000万元周转金贷款,同时有12家企业提出使用意向,有效盘活县内企业资产,释放资本活力。今年组织参与2次政银企对接活动,县内6家金融机构与12家企业现场签订了总额7.04亿元的贷款意向协议。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贷款难问题。

4、狠抓商贸引资与产品推介,积极拓宽发展国内外市场。

引导全县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西洽会、龙舟节、茶博会、中博会等大型商贸活动,推介、展示我县富硒茶、富硒豆干、富硒矿泉水、富硒茶酒、魔芋精粉、板石等特色产品,有效开阔企业的眼界,拓宽企业营销市场。同时,策划包装有前景的招商项目,特别是能够入驻园区的大项目,依托“节”“会”活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洽谈推介,招引大集团大企业来紫考察投资。2017年以来组织紫阳30余家企业参加7个名优产品及项目推介活动,签订各类销售合同及项目1.5亿元。

5、积极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累计培育了5户省级中小企业科技研发中心、每户扶持资金30余万元。4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启动建设了硒资源开发研究所,与国内高校合作研发富硒资源,为我县富硒产业深度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注重品牌、商标建设,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累计培育国家级知名品牌1件、省知名品牌4件、省名牌产品3件、市特色品牌6件;累计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陕西省著名商标5件、安康市知名商标4 件。针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需求,续推进众创空间建设,采用以社会力量建设为主,政府政策扶持为辅的模式,构建和完善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形式多样、充满活力的众创空间,为创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成长空间。目前紫阳县已成功创立一个省级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吸纳创客7个。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纵观我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全局,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政策落实、资金服务等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够的客观问题。经过我局与涉企部门的广泛沟通,结合到企业实际调研整理的各类需求,尤其是结合您的提案中的意见与建议,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发挥促进本土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发展主体责任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参谋,广泛调研,

向县委、县政府提出符合我县民营实际发展的参谋意见,促使我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具体、更公正、更透明、更有效。尤其是积极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的力度,制定具体的办法,给予企业有力的引导支持;建议政府积极支持民营性担保融资服务机构的发展,用好企业担保与过桥资金,拓宽企业融资领域,化解企业融资困难;建议政府加大涉及财税优惠政策的综合实施和落实力度等。

2、积极协调,广泛沟通,

形成涉企部门协同支持民营经济的合力。积极了解各部门的最新惠企措施,加强协调,让各方面的措施综合给力,发挥更大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同企业的互动、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所需,努力化解困难,尽力给予支持,不断优化服务。加强同工商联、文明办等部门的协作,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促进企业业主增强社会责任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3、畅通融资渠道,破解融资瓶颈。

一是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多途径增加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引导银行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二是对紫阳县投融资开发有限公司进一步壮大续贷周转金资金规模,减轻企业续贷成本。充分利用紫阳县扶贫开发公司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和项目,切实解决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的资金瓶颈问题三是创新贷款还款方式,综合利用循环贷、年审制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4、积极作为,做优服务。

今后依据我县产业发展布局,科学规划,分产业、分梯次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一是在涉企资金项目争取方面加大力度,争取给予重点企业更多资金支持。在涉企政策信息服务、企业融资服务、企业人力资源、财务等综合服务等方面有所作为,给予企业较为全面的综合服务。二是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产学研合作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 三加快我县“硒谷”、“恒紫”两大园区建设,降低企业入驻园区门槛,引导和鼓励各类商业服务机构入驻,加快形成成熟的生活配套,使之成为我县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强大支撑平台。四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的政策调研,提出合理建议,在涉企用工保险费用缴纳等方面实行相对灵活的实施办法,落实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规范用工的成本。五是简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我县行政服务中心平台优势,为小微企业服好务 ,保证企业和办事者“进一个大厅的门,办所有审批的事”。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效能,结合窗口业务和服务中小微企业需要,突出做好“延时”、“延伸”、“现场”等便民特色服务。六是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涉企业税费缓征、减免政策,联合监察部门加强涉企执法的评议监督,做好企业减负、涉企投诉的办理工作,加大执法人员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查处,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利。

特此函复,对我们工作中的不全不力之处,请您给予谅解,并加强沟通,不断提出宝贵意见,以利我们不断改进提升工作。

委员意见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