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十二届三次会议第66号提案及复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22    更新时间:2019/7/24

提案时间

政协第十二届紫阳县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提 案 人

毛先进、苏仁琼、刘兴丽

   

 

提案类型

 

提案类别

 

提案标题

关于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提案

提案案由

紫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孕育产生了特色鲜明、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国家级非遗“紫阳民歌”,省级非遗“紫阳蒸盆子制作技艺”、“紫阳毛尖手工制作技艺”等,已成为地域文化的名片。近年来,我县对民间文化、风俗习惯、节令习俗、民间工艺、传统技艺等进行了初步普查,对部分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迹进行了整理归档。截至目前,我县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一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非遗项目17个,省级项目传承人四名。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紫阳民歌”在保护和传承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先后制作了光碟,编印了教材,推出了《紫阳民歌精选》、《紫阳民歌文化研究》《姐儿歌》等专著。在全县开展了“民歌四进”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各级各类赛事活动,编排、创作民歌作品30余个。但是,我县在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认识不到位,非遗保护意识不足;机制不健全,保护力度不强;参与度不够,传承后继乏人;开发利用不足,与市场经济对接不够。

建 议:

一、建立健全机制,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把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二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三是政府主导,吸纳有实力的社会组织、企业、个人进行资助保护,发挥公众在保护中的作用,设立非遗保护基金,扶持传承人,对各类获奖的非遗作品和项目实行奖励和资助,激发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二、拓宽传承渠道,加大非遗保护工作的传承力度。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拓宽传承渠道,加大保护力度。一是建立长久完善的非遗档案数据库。由于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因人而存,人绝艺亡,因此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不同载体,整理记录下这些原生态的非遗资料,保护非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培养传承人,壮大非遗传承队伍。对濒危项目和后继无人项目,政府要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传承培训,培养建立一支非遗传承人队伍。三是发展非遗文化产业,拓宽非遗传承渠道。进一步挖掘潜力,鼓励和支持民间艺人大胆创新,使非遗文化产业化成为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一个重要渠道。四是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扩大紫阳的影响力,争取上级对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扶持。

三、创新宣传模式,营造非遗保护工作的良好环境。一是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公共媒体展演非遗作品、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加强对非遗保护的教育和引导,提高非遗保护的意识。二是通过民间传统节日、节会等节庆活动,组织表演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等非遗节目,发挥非遗的作用,彰显非遗的价值,增强非遗的影响力,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度。三是在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开办非遗兴趣班,开设非遗知识讲座或课程,培养新一代对非遗的兴趣,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四是利用非遗展馆、旅游观光展馆等地举办非遗展览、展演,扩大非遗宣传的窗口。

拓展市场渠道,打造非遗项目经济价值和效益。一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在开发中得到保护。要将紫阳民歌、汉剧、板石雕刻等非遗项目作为旅游的产业链,让二者相辅相成,共生共赢。二是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要将“紫阳蒸盆子制作技艺”、“紫阳毛尖手工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转化为市场资源,让传统工艺、技术从自给自足型向市场需求型转变,向产业化转变。

承办单位

县文广旅游局

协办单位

 

提案回复

近十年以来,为抢救、复苏、打造紫阳民歌,实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紫阳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成立了“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紫阳县民歌文化理论研究学会”,聘请了赵季平先生为顾问。挂牌成立了“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搜集、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相关工作,且已制定了《紫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按照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安排,启动了进一步挖掘整理非遗项目及传承技艺的工作。由文化馆组织开展,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部的挖掘整理工作。要求文化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我县非遗项目的挖掘、资料整理并创编成册。为此,文化馆成立了深度挖掘非遗项目及传承技艺领导小组,并面向社会招聘了4名文化程度较高、能吃苦耐劳、热爱文化工作的人员,充实了该项工作的人员力量。针对国宝项目——紫阳民歌和汉调二簧,自2003年起我县开展了民歌“四进”活动、汉调二簧“六进”活动和紫阳民歌、紫阳汉调二黄教材和光碟制作工作。文化馆和民歌研究中心每年也会邀请民间有影响力的原生态民歌手通过学习交流的方式对他们进行音频、视频、文字方面的记录。我县的非遗保护工作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状态。

感谢对紫阳文广旅事业的关注与厚爱,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紫阳文广旅事业的发展,谢谢!

委员意见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