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我的朋友是一个亿万富翁
作者:冯汶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561    更新时间:2009/2/3

  中国有句老话: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蛰居在巴山腹地,过着一种清贫而宁静的生活,但我在许多大城市有许多高朋贵友。我的这些朋友中有一位陕西的亿万富翁。就是我的这个亿万富翁朋友,竟然被社会上许多人认为是“大傻瓜”!用陕西的关中方言来说,人家说他是个“挣熊”和“二球货”!
  他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是陕西省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他和我一样,都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他的名字是:王勇超。
  说起我和王勇超的交识,还得从六年前的12月份说起。
  2002年12月中旬,作为一名来自贫困山区基层的民进会员,我有幸赴北京参加中国民主促进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这次赴京开会的列车上,我初次结识了王勇超先生。他也是前去参加民进九大的。
  我记得那次参加民进九大的的陕西代表团共有23人。大家一起乘坐火车从西安出发赴北京。火车一出潼关,进入河南境内以后,夜幕降临了。我们代表团的这23个人,在车厢里热烈的交谈起来。谈的内容大致都是与开好民进九大有关的,主要是对民进这个参政党如何更好的履行职能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车窗以外,寒风凛冽;车厢里,暖意融融,气氛非常和谐、融洽。但是有一个人始终不多说话,老是一副沉思的样子,别人告诉我,这个人叫王勇超。就这样,我和他认识了。随后,我俩就谝了一会儿。
  王勇超是中等身材,方脸长发。他告诉我,他是西安市长安区的人。改革开放初期,他就开始涉足西安市的房地产行业,后来,他的生意越搞越大,经营的路子越走越宽,逐步涉及到旅游开发、古董收藏、字画经营等领域。我问他的总资产有多少?他说,有三亿多。我说,你可真是一位亿万富翁啊。他却谦虚地说:还不是沾了共产党的好政策的光嘛。
  在北京参加民进九大期间,我们陕西代表团和其他各省市代表团一起,按照大会秘书处的统一安排,下榻在北京有名的五洲大酒店里。我和王勇超先生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在为期五天的大会里,我和他多次进行了交谈。记得那次参加这个会议的许多代表都带着数码相机,而我却没有带。王勇超先生自己带着一个非常高档的数码照相机,他知道我没有相机,就对我说:不要紧的,你只管用我的相机好了。他那次在这点上帮了大忙。在我和许多民进中央的高层领导人晤面并交谈时,在我和平时根本难得一见的许多社会名流如著名导演李前宽(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赵丽宏(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人晤面并交谈的时候,都是王勇超帮我和这些大人物合的影!我在北京的许多老朋友,他们听说我来北京开会,他们纷纷打电话表示问候,有20多个朋友还驱车来到五洲大酒店看我。北京的朋友们还邀请我与他们搞了一次聚会,参加的大约有70多个人。我顺便邀请王勇超先生和我一块去赴宴,并把他介绍给我的这些朋友们。我的这些北京的朋友们,都对我说,王勇超这人很不错,爽直、开朗、大气,难怪人家干成了大事业并成了大款啊。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那次从北京开会结束返回紫阳以后,我仍然在在这个美丽而温馨的山区小县城里从事我喜欢的教育工作。王勇超先生则在西安继续他的商海生涯。我们平时依靠电话联系,互道珍重。有时候,在学校放寒暑假的时候,我回我的关中西府老家的时候,作火车路过西安,我便会抽空去王勇超的西安天都集团总部所在地,西安市南郊的书院门,他的集团总部就在这里。我们见面后,总要海阔天高地谝上一阵子,那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之一啊。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维系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同时,如何保护好,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一个严肃的课题,也是让许多有识之士高度关注的事情。王勇超先生,他作为西安市收藏家协会的会长,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和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从一个文物的关注者、热爱者逐渐变成了一个文化事业的开拓者。他把自己的一种对文化的关注上升到了对历史文化的责任。他曾经亲口对我讲,他这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把陕西关中民俗文化的根留住!他的这种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其间表现出了执着追求的可贵精神,真是令人可敬可叹啊!
  王勇超先生对保护我省的民间文化,为促进我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他一手创办了全国最大的民办民俗艺术博物院——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2008年的7月底,又是放暑假的日子里,我回老家时来到西安,和王勇超先生电话联系了一下,给他说我想去他担任院长的关中民俗博物院参观一下。他告诉我,他正在北京开会,可以让他的手下人陪我去参观一下。我说,好啊。就这样,我第一次来到王勇超先生一手创办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了一次。
  王勇超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座落在西安市长安区的南五台山脚下。这里就是王勇超的家乡。这里距离西安市城区只有22公里。整个博物院占地494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整个博物院分为五大区域:一是在民俗文化展览区,有大型展馆和展示长廊,主要陈列着周秦汉唐以来的石雕艺术品、民间工艺品、名人字画等;二是在古镇游览区,有现存的关中各地具有代表性的40院古民居,以及县衙、餐馆、戏楼、画坊、工艺作坊等古建筑,都是依照原样迁建过来的,以更好地再现明清时期关中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景;三是在文化名人活动区,建有20座具有文化活动和居住功能的仿古院落,以供海内外的文化名人在这里开展文化交流、艺术演示等活动;此外,还有关中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和会议中心。
  建起这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以后,王勇超和他的助手们在这里抢救、保护的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砖雕、木雕、字画关中地区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遗物共有33600余件(套).
  除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抢救以外,这里还修建了仿古式围墙1200多米,修建道路2800多米,移栽古树、大树有1500余株,从而使得这个博物院真正成了“关中民俗文化和关中历史的展示之处”,不愧是融收集、整理、研究展示于一身;集旅游、体验、休闲、购物、餐饮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
  中国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来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以后,高兴地说:“王勇超为中国文化立下了一大功!”,全国许多媒体都说,王勇超的这个震撼将会如同秦始皇兵马俑和法门寺一样再一次轰动全世界!
  王勇超本人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7月26日下午,当我一走进这座古色古香的关中民俗博物院时,我立即变得如同走进法门寺的佛殿一般的虔诚,读黑格尔的哲学大典一般的庄重 。这里的明清古院落,装饰参差适度,对称和谐,雕梁画栋,古旧斑驳,一院院错落有致的古宅民居,一件件形态传神的砖雕石刻,一幅幅古韵悠然的名人字画,无不诉说着悠悠的关中的民风民俗,无不体现着深厚的关中文化底蕴。这里,不但还原了历史,而且还原了生活。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都能在这里走进民间历史,走进关中老百姓的生活。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人,都会感到这是一个古朴凝重、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博物院。
  王勇超,这个昔日关中的农家子弟,在自己如今拥有20多亿资产的时候,没有像一些大款那样去自由舒服地去享受生活,没有把钱花在去世界各地的风景旅游点去旅游,没有过着一种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豪奢生活,他还是秉持着一个农家子弟的刚正、质朴、节俭。他花了几亿元来建这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是想传承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给后人留下民族文化的根!他的这些想法和做法,在当今这个追求享受,浮躁奢靡的时代,有些人便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了!因此,就有人嘲笑他是“傻瓜”、“挣熊”、“二球货”。
  在我看来,我的朋友王勇超先生是一个优秀的人大代表!也是一个优秀的民进会员!他为我们民进这个民主党派争了光,添了彩!他是我心中的民进的精英人物,也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还认为,他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的人物!!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