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紫阳县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委员提案
第59号
标 题:关于加快富硒功能性食(药)品开发的建议
提案者:李德斌 县科技局
案 由:
紫阳县是经科学证实,在全国范围内公认的两大高硒区之一。在全世界有42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有72%的地区处于缺硒和低硒环境的背景下,紫阳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显得弥足珍贵和独特。目前,我县富硒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农产品初加工阶段,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高。初制农产品常冠以“富硒”之名,缺乏科技支撑,难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知认可,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在此层面上,要想复制紫阳富硒茶的模式,培育大品牌,发展大产业,几无可能。孰不知,紫阳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唐代即为宫廷贡品,清代乃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解放前后在西北五省仍占据一定的市场。富硒+紫阳茶是科技与传统主导产业的“强强联合”,其他产业则不具备条件和机遇。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为促进紫阳富硒资源开发,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议进一步加大富硒功能性食(药)品开发的力度和步伐。俗话说,黄金有价要无价。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保健养生的追求不断提高,药食同源的功能性食(药)品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摄入50微克硒的标准,每日饮用5克紫阳茶,每月花费不足百元即可满足补硒,但消费人群会受区域饮食习惯,年龄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如果是补硒口服液、胶囊等功能性保健食(药)品,消费群体更大,经济效益更高。
现代医学、营养学、生物学研究发现,硒具有抗癌、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等多种保健功能,通过补硒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40多种疾病。因此,硒元素被冠以“生命火种”、“天然解毒剂”、“抗癌之王”的美誉。秦巴山区有“天然药库”之称,据不完全统计,紫阳有药用资源植物近千种,其中《中国药典》规定的药用原植物有近百种。推进富硒+中药材的结合,加快研发具有靶向性治疗作用,确切性保健效果的富硒功能性食(药)品,应是我县深度开发富硒资源,助推县域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的助攻方向。
现阶段,我县尚没有一类富硒功能性食(药)品,国家在此领域的管理很严,门槛很高,开发获得“健”、“药”批准产品难度很大,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要迎难而上,加快起步。
建 议:
一是抓好筛选具有高聚硒能力的植物品种特别是中药材品种,提供给科研机构和食药品企业进行研发。二是加强与中国营养所、第四军医大学、西南交大药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为开发富硒功能性食(药)品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加大对保健食品、药品企业的引进招商力度,力争在3年内开发出通过国家批准认证的2-3个富硒功能性食(药)品。
审查意见:县农林科技局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