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协紫阳县十一届四次全委会委员提案
第27号
标 题:关于建设“智慧紫阳”的建议
提案者:谢应波 洞河镇政府
案 由: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工业化城市发展模式遭遇瓶颈,以信息手段为支撑的“智慧城市”成为时下城市管理者化解城市难题的突破口。建设“智慧城市”,促进信息技术在自主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资源配置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县尤其是县城面临土地、人口、环境、管理等一系列现实制约因素,提出建设“智慧紫阳”,既是推动我县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实施“四大战略”、营造发展新优势的现实需要,更是提高县城品质、实现“美丽富裕和谐”新紫阳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等方面持续探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目前,旗帜鲜明的提出建设“智慧紫阳”战略目标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刻不容缓。
建 议:
1、搞好顶层设计,及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服务民生、服务政府、服务产业发展做好顶层设计,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适合紫阳县情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立基础、后上应用,由易到难、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标准统一化、系统平台化、建设集约化、资源共享化、运营市场化”为纲,在统一思路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根据客观环境和实际需求来分阶段逐步完成。
2、突出重点和特色,以民生为导向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最终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因此要重点关注老百姓急需的智慧民生领域,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警务、智慧旅游、智慧校园等工程,可以先选择2-3个智慧工程进行试点先行,再逐步全面推广。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智慧紫阳建设基础平台。光纤网络、3G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要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倾斜,加快建设光网、3G、无线WiFi、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政府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层次、跨部门、跨行业、全域性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加强法人、人口、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人才、文化、社会信用、城市管理、档案等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县域范围的大数据平台。
4、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以推动电子商务产业为起点,逐步建立相关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制度,形成一支与智慧城市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为“智慧紫阳”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同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建设投融资体系,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积极推广BOT、PPP等建设模式,鼓励有管理、技术、资金优势的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政府依法开放的重大信息化项目建设。
5、加强领导协调,形成推进智慧紫阳发展合力。县上成立建设“智慧紫阳”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加强全民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培训和领导干部电子政务应用培训,为智慧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和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建立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完善的公众信息化教育培训机制,以及科学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咨询决策机制,形成推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合力。
审查意见:县发改局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