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紫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雷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0127    更新时间:2014/8/28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尚处起步阶段,截止目前,我县共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4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5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33家,蔬菜专业合作社7家,魔芋专业合作社11家,中药材合作社3家,烤烟合作社2家,食用菌合作社2家,花卉种植合作社1家);养殖业合作社27家;渔业合作社6家;食品加工合作社1家、农机服务合作社1家。注册资金总额25611.17万元,入社社员总数3852户。

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看,目前,红椿盘龙茶叶专业合作社、向阳绿洲核桃专业合作社、洞河富硒渔养殖专业合作社、焕古焕茗茶业专业合作社四个专业合作社运行较好。其余的合作社还处于一种松散无序,有名无实的状态。

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由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从外部环境、内部机制来看都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构架不严紧

1、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一些专业合作社的《章程》执行不规范,只写不做,流于形式;组织机构不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缺乏民主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社务不够透明,产权不明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而是泛泛号召,指导不力,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正常发展。

2、专业合作社与农户间没有建立牢固的利益链接机制。首先是未建立起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决定权不是社员,而是掌握在发起人或企业主手中,社员对内部管理机制不了解,合作社经营状况不够透明,影响了群众参社热情。第二,没有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制度。农民与合作社之间利益联系不紧密,无法形成利益共同体。第三,没有形成真正的风险共担机制。缺乏防范、化解市场和自然风险能力。

3、能人、大户未充分发挥带动效应。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起者来看,分为两类:一类是留守在当地的能人、大户,一类是外出务工,有所建树返乡投资的成功人士。他们对合作社的管理都延用一种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没有有效吸纳合作社管理的正确方法。由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相对比较低,经营决策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专业合作社经营状况不佳,难以显现示范带动、核心支撑的作用。

(二)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一是农民对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的好处认识不足,“小而全”的小农经济思想依然明显;二是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是靠行政推动组成的,农民处在被动位置,其生产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三是土地、劳动力、技术服务等要素聚集度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管理比较困难;四是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资源没有合理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低端运行,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合作社科技兴社的意识不强。生产靠老基础,加工靠老经验,收入靠天吃饭,跳不出小农经济的怪圈;二是合作社均未与科研机构携手合作。一方面合作社的管理者认为一个小小的产业合作社不敢奢望与科技机构合作,也不愿分利于人。另一方面虽然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想尽千方百计与科研院所联系,签订了一批科研合作协议,但大多是政府和部门行为,科研基地,研究场所,没有直接渗透到从事生产加工的专业合作社中,难以向专业合作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持。

(四)尚未建立起产品销售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方式。从调研情况看,一是我县农产品生产大多无统一的质量标准,产品品系过多、零散,没有突出“品牌”的实力,难以体现产品内在的优秀品质。二是产品没有体现出富硒的身价,走的最低端消费路线。三是没有建立起产品销售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方式,产品销售在县内靠关系,在县外靠老顾客。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制肘、相互拆台,难以形成抱团创市场的局面,严重地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扩张。

(五)优惠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不明显。多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产业基地建设,整合各类资金予以支持,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就如何稳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没有很好吸纳外地经验。重视了前期投入,轻视了后期收效,导致一些业主钻空子,出现少建多报,指鹿为马,粗制滥造等现象,甚至以此手段套取资金。有时择优扶持的政策大多成了普惠政策,没有发挥资金扶持的集合效应。

几点建议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是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的关键,也是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经营” 的核心问题。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200771,国务院专门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我们建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重要指南。

    (一)规范专业合作社运行管理机制。

强化对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制定建立专业合作社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一要吸收各地建立合作社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县产业实际,完善机制和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形成几套构建模式,明确责任部门和乡镇,按模式具体抓,缩短探索路程,确保合作社建设早出成效;二要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合法的市场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三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建立统一的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施肥和防病虫、统一信息服务等制度,确保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四是要加大监管指导力度。在切实加强农经、工商等部门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监督管理的同时,要落实产业主管部门对该产业合作社的监管指导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建立科学的利益链接方式。合作社能否发展壮大,是否有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利益链接关系。一要规范社员土地、产业资源或现金入股程序,实行股份合作制管理;二要建立和完善牢固、诚信、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建立不同资产形态的股份分红方式,社员以土地折现和现金直接入股的,纳入年底决算后一次性分红。以产业资源入股的,一方面社员向合作社交售的产品,合作社要确保价格公平合理,社员心服口服。另一方面,合作社要建立红利反哺机制,合作社应在经营获取的利润中,按照适当比例,提取红利基金反哺社员。红利分配要与社员基地规模、管理水平、与合作社产品交易量挂钩,充分调动社员的积极性,提升社员对合作社的依附度,实现基地共建、利益共享的目标;三要明确合作社与社员的责任。合作社要为社员提供六统一的服务。即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施肥、统一防虫防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社员应接受合作社统一管理,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好产业园的管护和收获,为合作社提供优质高效的原料和产品;四要在合作社内建立真诚互信的民主决策机制。将合作社生产经营中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全体社员,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布生产经营状况,赋予社员更多的知晓权,形成“社兴我富,社衰我耻”的氛围;五要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合作社既要从经营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风险金,又要从合作社分配给社员的红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金,(此风险金存入个人帐户,正常情况下,作为个人现金股入股分红),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合作社亏损,从风险金中支付损失,最大限度降低合作社损失。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风险共担;六要加强对能人、大户的培养。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培养一批有正义感、公平心、乐于奉献的能人、大户,让他们真正成为合作社的核心组织者和领导者,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

    (三)下大力气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产业基地。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是省劳、省肥、省投入的关键,是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前提保证。从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贡茶专业合作社考察情况看,产业基础规模越大,建园标准化程度越高,资源利用率就越高,合作社的统筹管理,应对市场的能力就越强,社员对合作社的依附心就越大。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推进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一是要转变观念。对我县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要有更加清醒的认知和定位,没有标准化、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就不能有强大的产业基础;二是要切实做好我县产业宜生区域规划。在规划区内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采取补、扩结合的办法,对标准化程度不高的产业基地进行补种改良,新建基地要高质高效,把产业基地建成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基地。三是政府统筹,部门联动促发展。政府要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发挥林业、茶业、农业、畜牧、扶贫、水利等部门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从规划实施、资金扶持、规范管理、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方面,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为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鼓励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部门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合作社要发展,没有科技强有力的支撑,将难成大器。不遗余力地推进社研合作,社校对接,将科研院所,专业院校的实验田和研究基地,建到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园,有利院社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政府建立“专业合作社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奖励机制。这一做法在湖南保靖县茗旺黄金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中收到明显成效。该社抓住农业部市场流通司在此扶贫的机遇,联手开拓市场,建立销售网络。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联合开展茶叶系列开发,使茶叶从单一的绿茶,研发出红茶、黑茶系列产品,实现了春、夏、秋、冬四季制茶。同时,开展当地名茶的选育研究,县政府每年给予2050万元不等的科研经费奖励支持,目前该社已选育出黄金茶16号新品种,将该县建成纯正的黄金茶系列产品基地。

(五)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搭建产品销售与市场对接平台。搭建产品销售与市场对接平台,建立长期、顺畅、牢固的销售网络是产业发展壮大的保证。一是建二级合作社的合作模式。一级是初级合作社。即农民与企业主的合作。二级是高级合作社。即当地龙头企业与初级合作社的合作,形成合作总社。二是要整合资源,抱团促销。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合作共同体,建立一个销售平台的方式,采取初级合作社自主销售和高级合作社抱团销售两种模式,把做小单和做大单相结合,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网络销售是产品外销的重要渠道,其优势越来越明显。我县应建立一个农产品专营的网络销售机构,用网络平台对接大市场,通过网络销售提高富硒产品的身价,寻求更大商机。对网销的农产品,从包装、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禁止以次充好,着力塑造良好的产品外销形象。四是一项产业打造一个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形成系列产品齐全的格局。用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赢得市场的充分信任;五是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加速市场网点建设。按照销售网点所设置的省、市、县不同区域,规模大小(如县级5万,市级10万,省级20万等),制定明确的扶持标准,激励专业合作社自主建网点、创市场。

(六)优化完善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投资导向作用。投资扶持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政府重要的投资方向。一要制定明确的投资政策。建立长效投资机制,抓住几个重点产业,有目标、有计划常抓不懈,不能一时兴起,转移投资方向。二要改变投资方式。从分户“撒糊面”的扶持向示范作用强,辐射面广的产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转移。这样既有利于产业规模扩张,起示范引领作用,又有利于改变群众自我发展意识不强,重争取扶持,轻产业建设的状况;三要加强资金管理,完善扶持验收考核办法。对接受扶持的企业、合作社,要制定验收标准,对建设不合格、不达标的取消资金扶持,对标准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大的企业重点扶持,对合作社运行规范,带动示范作用大、效果好的及时予以奖励,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巩固一处。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紫阳县委员会
技术支持:安康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备案编号:陕ICP备05010534号
EMAIL:283956432@163.com  地址:紫阳县紫府路紫阳县委大院  邮编:725000  电话:0915—4412008
最佳分辨率1027×768 IE6以上版本浏览